12 月 1 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省推行行政柔性执法新闻发布会。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 10 月底,全省累计办理行政柔性执法案件 21.3 万件,推行柔性执法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以来,省司法厅针对 " 刚性有余、柔性不足 " 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以推行柔性执法方式为抓手,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模式,不断释放行政执法的温度善意,着力为市场主体营造宽松和谐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 组合拳 ",省司法厅敢于吃 " 螃蟹 ",从市场主体关切入手,率先尝试在市场监管和应急管理领域推行 " 首违不罚 " 制度。在此基础上,大胆探索在更多领域延伸拓展,联合省直有关部门发布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清单,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柔性执法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
《意见》出台后,省级执法部门立积极响应,组织专门力量,全面梳理现行法律法规,依法厘清适用不予处罚和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相继推出本部门本领域 " 两轻一免 " 事项。目前,30 家省级执法部门向社会公布 822 项 " 两轻一免 " 事项,从制度层面为推行柔性执法提供了支撑。各地各部门把落实 " 两轻一免 " 清单作为深化开展 " 放管服 " 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活动和行政执法能力三年提升行动有力抓手,累计办理 " 两轻一免 " 案件 12.3 万件,惠及群众数十万人次。" 两轻一免 " 在省市县乡四级执法单位逐步铺开,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全省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在认真落实 " 两轻一免 " 清单制度的同时,针对执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 " 重罚轻管 "" 以罚代管 "" 以罚代教 "" 一罚了之 " 等突出问题,自觉将推行柔性执法作为首选方式,全方位多领域综合运用指导、建议、提醒、劝告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在法定权限范围内给予行政相对人容错纠错空间,对不触碰安全底线的新领域适当给予一定的 " 观察期 ",对需要达标整改的给予必要的 " 过渡期 "。通过适度有效监管,引导和促使行政相对人自觉纠正违法行为,实现了行政执法效果最大化。全省累计运用非强制手段办理执法案件 9 万件。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