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执法部门收缴的罚没物资都存放在哪?又是如何处理的?日前,9 位市人大代表在市财政局的组织下走进深圳市公物仓,参观贵重物品室、拍卖展示大厅等系列库区,考察公物仓建立的罚没物资统一管理、规范处置模式。
据介绍,为消除执法部门自行处理罚没物资的弊端,1996 年 8 月,深圳在全国首创设立由财政部门管理公物仓,明确规定执法单位罚没的物资除经财政部门审批同意自行处置的外,其他罚没物资须交由公物仓统一管理和处置,从而构建起罚没物资执罚、保管、处置相分离的格局,形成了执法单位、财政部门、公物仓相互监督制约、规范处置的 " 全周期 " 罚没物资管理模式。
▲活动现场
在拍卖展示大厅,市人大代表们详细了解了罚没物资拍卖的情况。据了解,自 2018 年 2 月起,公物仓开始对除鲜活品外、符合拍卖条件的罚没物资,通过公众参与度高、竞价较为充分的京东、淘宝网络拍卖平台进行拍卖,保障拍卖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最大程度减少现场拍卖可能存在的围标、串标、信息不透明、竞价不充分等情形。" 同时,公物仓根据市场行情、物资特性、质量优劣,将同一仓物资分拆成多个标的进行拍卖,有效规避垄断拍卖风险,提高资产处置效率。对于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数量较少的物品,采取先移交公物仓,再由公物票据中心集中委托商检,既解决执法单位分散商检成本高、效率低、工作量大等现实困难,又为后续加快处置奠定基础。" 现场讲解人员说。
在参观之后举行的座谈会上,9 位市人大代表在对公物仓模式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提出了包括:运用科技化、信息化手段加强流程管理,做到物资入库、处理、盘点、核账清晰可查;扩大公物仓物资管理范围,将市区两级罚没物资实行集中统筹管理;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加强宣传,让社会公众更加了解公物仓;注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将公物仓积累形成的制度、规范、标准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等多条建议,。
市财政局表示本次举行的 " 公物仓开放日 " 活动,旨在总结 25 年来公物仓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主动接受市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今后将在公物仓管理中充分利用各项先进技术,广泛借鉴各地好的经验做法,深化公物仓管理改革,推动罚没物资管理工作实现更加规范、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可持续发展。
深圳晚报记者 方舟 受访单位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