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出手机,打开贵州通 APP,找到云公交卡,上车扫码,‘嘀’一声即完成支付。"12 月 3 日上午 10 点,在贵阳市花果园松花路公交站台,"90 后 " 小伙儿林亮登上开往红岩桥方向的 35 路电动公交车,感叹到扫码乘车付费 " 真方便 "!
" 公交扫码技术是通过大数据应用于交通领域的二维码扫码支付产品。对用户来说,无需常备零钱,也免除了一卡通充值点局限的烦恼。在公交收银方面,手机支付可降低假币、残币的风险以及减少纸币硬币清算、对账、运输成本。" 贵阳移动金融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朝军介绍,自贵州通 APP 上线以来,用户量已达到 383 万户,开通率约 88%。
" 把数字经济作为发展方向,眼下我们正在推进实施公共交通云卡的‘一码通’融合技术,2022 年将实现通过一个二维码在全省乘车。" 周朝军说。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贵阳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把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作为主要目标,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作为主抓手,全力实施 " 强省会 " 行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列、作表率。
"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的,一下雨就积水,送娃儿上学、老人出门都不方便,进行背街小巷改造后,道路变得更加整洁,我们出行也更加安全。" 看着自己每天生活的城市越来越美丽,家住息烽县交通路的居民陈晓玲打从心底高兴。
实施背街小巷改造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息烽县因地制宜确定改造内容,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细致入微做好群众工作,目前已完成 2021 年 15 条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治理,其中 5 条按照示范街巷标准改造,10 条按照管理类提升整治。
园区建在 " 家门口 ",村民成为 " 上班族 "。走进位于开阳县翁昭村的贵州现代鲟鲈种业园鱼苗繁育车间,一尾尾鲟鱼、鲈鱼鱼苗在这里繁殖生长," 游 " 向全省各地。田坝组村民姚望忠每天忙个不停,给鲟鱼、鲈鱼鱼苗投料喂食、测量水温、清理鱼池。" 来车间干点活,可以多收入点钱,家里的活也不耽误。" 姚望忠说,除了每个月有 3500 元的固定工资外,他还将家里的 5 亩土地流转给了种业园,一年下来有近 4 万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
" 翁昭村的农业产业覆盖了全村 1664 户 5864 人,群众收入纷纷翻两番,三分之二的农户都盖起了小洋楼,开上了小汽车。" 翁昭村党总支书记黄文权说,下一步,将积极鼓励群众参与水产养殖,利用闲置学校建设果蔬深加工厂,完善园区、坝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以休闲体验为特色的休闲观光园,进一步激发农业产业活力,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来源 天眼新闻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