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发展互助养老,通过共建、共享、共同管理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既节约成本,又符合中国文化传统,成了政府和社会解决养老问题的良策。12 月 8 日,记者从南山区了解到,今年,南山区民政局也在社区互助养老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以建设一个 " 智库团 "、培养一支 " 先锋队 ",运营两个 " 养生营 " 的 "1+1+2" 机制为抓手,积极盘活社区互助养老服务的存量资源,为低龄、活力老人创造机会转换其余热价值服务高龄老人,健康老人服务病弱老人,在互助服务中提升不同年龄、不同健康水平老人的生命活力,切实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长者之间互助交流智能手机使用
建设一个 " 智库团 "
南山区民政局在社区招募 31 名 50-82 岁、身体健康且有一技之长的低龄活力老人,帮助他们梳理各自的专业技能 , 形成具体可以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实践活动,成立社区长者智库团,并建立社区智库团服务工作室,向社区居民推出 " 银铃百宝 " 的智库服务项目 , 如传播健康养老理念、修复家庭成员关系、为独居孤寡空巢老人提供心理疏导、青少年科普、《新概念英语》公益培训等。自 2021 年 7 月智库团挂牌成立以来,共组建了 5 个不同专业的工作室,开展了 51 场活动,受益者近 11000 人次。
▲ " 银铃百宝 " 智库团长者为青少天讲授科学知识
培养一支 " 先锋队 "
在实践过程中,南山区民政局与各街道、区老年协会、社区老年协会、区社会工作者协会等多个单位协作,多渠道、多方位整合社会资源招募志愿者讲师,最终招募了 65 名有活力、有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好的长者,并对他们进行系统专业的师资培训,组建南山区 " 星星火 " 银龄宣导讲师团,他们以智能手机应用知识的普及和养老政策宣导为切入点,到就近社区开展各类知识技能培训课程,培训采用老师授课、学员演练、老师点评辅导的边学、边讲、边练的方式进行,取得了良好成效。自培训开展以来,讲师们在 6 个社区开展了 28 场老年智能手机应用培训,受益者达 500 人次。
▲ " 星星火 " 讲师为长者们开展智能手机使用培训
为通俗易懂地宣传养老服务政策,南山区民政局将养老政策以漫画台历的方式和视频讲解的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一方面,印制 1500 本 2021 年 " 老有颐养 " 养老政策台历,委托 " 星星火 " 讲师团、区老年协会和各社区老年协会派发给社区居民;另一方面,录制 6 期养老政策宣导视频对外发布,观看量达 7000 人次。有居民反映,看到了台历上的养老政策后,成功为自己家人申请到了一些养老福利,很受用。更有居民来电咨询电子版台历资料,以收藏备用。
运营两个 " 养生营 "
同时,南山区民政局还在老龄化程度较高、社区非活力老人比较集中的社区建立 " 陪乐康 " 中医养生互助调理中心,组建各类社区养生互助小组,由专业老师指导实践,以老年志愿者骨干为主进行组织运营,为周边社区长者传授健康走道、自然拍打、八段锦等 " 陪乐康 " 中医养生互助技能,帮助长者们通过自助与互助减少病痛,形成一个健康养生陪伴的圈子。在开展养生授课活动的过程中,运营方积极挖掘和发现参与热情较高的老年志愿者,指导他们在熟练掌握锻炼技巧后,深入各社区倡导和带动其他老年人加入到 " 陪乐康 " 养生互助活动中,不断衍生出新的 " 陪乐康 " 养生营。项目实施以来,先后开展了 38 场包括养生训练讲授、" 辅导 + 自助习练 " 在内的活动,受益者达 671 人次。
▲讲师为长者们讲授 " 陪乐康 " 养生知识
为更好地发挥老年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运营方充分利用现有的老年志愿者资源设立长者互助会,组织老年志愿者为有需要的社区长者提供关怀探视、陪伴交流、情绪疏导、代购代缴、陪伴外出、紧急援助、对外联络社区、家政、社康、心理咨询等社会服务,为特殊长者提供 " 多对一 " 结对关照服务,在社区探索构建 " 子女 + 志愿者 + 社工 + 社会 " 共同照护的服务体系。
深圳晚报记者 曾贤平 通讯员 梁方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