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国庆 文 / 摄)12 月 7 日 -8 日,"SHOW JIANGSU · 运河明珠 " 摄影采风活动走进常州,来自欧新社、法新社等国际知名媒体的记者和摄影师以独特的外媒视角、精彩的镜头语言,讲述这座智造名城的精彩故事。
△外媒摄影师在拍摄
常州是一座有着 3200 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常州靠制造业赢得了 " 工业明星城市 " 称号。近年来,常州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成果,交出了一份展现 " 强富美高 " 鲜明特质的成绩单。今年 9 月底,常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公布的 " 成绩单 " 更是让人振奋。五年间,常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跨过两个千亿元台阶,达 7805 亿元,今年将突破 8000 亿元,人均 GDP 突破 15 万元,跻身全国十强。常州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第 16 位、全国先进制造业城市第 17 位、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第 18 位。
未来五年,常州将围绕 " 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 " 城市定位,大力实施 "532" 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促进共同富裕。
12 月 7 日上午,摄影采风团走进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和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戚墅堰公司)为中国中车旗下一级子公司,始建于 1898 年,前身是上海吴淞机厂,1936 年迁至常州戚墅堰,并改名为戚墅堰机厂,为常州第一个近代化大型工厂。围绕国内铁路市场,戚墅堰公司研制生产的东风 8B 型货运机车、东风 11 型客运机车、和谐 N5B 调车机车、" 和谐长城号 " 内燃动车组、" 雪域神舟 " 号高原机车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铁路机车产品,在服务中国铁路、地方铁路和工矿企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公司研发的东风 11、11G 客运 内燃机车是中国铁路前五次大提速的主力车型。2019 年,公司成功研发出满足当前铁路货运需求的 4400 马力 " 复兴号 " 内燃机车。响应国家 " 双碳 " 号召,2021 年,公司研制的氢燃混合动力调车机车成功下线。
△外媒摄影师在拍摄
12 月 7 日下午,摄影采风团走进位于钟楼区的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园林机械的企业,也是全球最早开展新能源园林机械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之一。在公司的注塑车间外,隔着玻璃看到,车间里没有工人,机械臂在空中挥舞,全自动化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生产塑料配件。在组装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着对产品进行组装、打包。摄影师们对一条割草机的组装线特别感兴趣,从各个角度不断进行拍摄。外媒摄影师丹表示,车间内一边是自动化生产,另一边则是组装、打包,这家工厂生产效率很高。
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工业领域的研发与应用,帮助工厂提质降本增效。在公司内,摄影采风团见识了人工智能质检设备的魅力。公司负责人介绍,微亿智造为生产企业提供的是替换人力的人工智能质检设备,公司成立至今已实现了人工智能设备在工业现场的大规模批量应用,批量部署智能设备超过 250 台。以公司服务的一家 3C 工厂为例,在一期项目中,22 台质检机器人可替代近 300 多名质检员,按照平均每人每年 10 万元成本测算,节约了近 3000 万元人力成本,16 个月收回投资。智能化 AI 检测,还使检测准确度从 95% 提升至 99%。
" 这里真的是很美!" 会说中文的外媒摄影师丹一到青果巷就不停地拍摄。青果巷紧邻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最古老段——常州南市河,是常州市区自明清以来保存最为完好、最负盛名的古街巷,是常州整体历史风貌的精华所在,也是彰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支撑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载体,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 " 历史文化街区 "。整个街区沿古运河呈梳篦状展开,呈现出 " 深宅大院毗邻,流水人家相映 " 的空间格局和江南水乡传统民居的风貌特色,是古运河常州段的最佳景点。作为老城厢文化复兴的重要载体,青果巷不仅孕育了老常州明清时期的商业文明,更孕育了繁盛的名人文化,先后走出了百余名科举进士和唐荆川、瞿秋白、盛宣怀、周有光、赵元任、史良、刘国钧、等一大批近现代名人,被誉为 " 江南名士第一巷 "。
在常州的最后一站,摄影采风团来到常泰长江大桥建设现场。2019 年,常泰长江大桥开工建设,常州将首次有自己的过江通道。常泰大桥建成通车后,从常州新北区到江对岸的泰兴只要十分钟车程。这座集高铁、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于一体的 " 巨龙 ",横跨长江,贯通江苏交通的中轴线,向外北接山东半岛及京津冀经济圈,南接杭州都市圈及海西经济圈。
"SHOW JIANGSU" 摄影采风活动是江苏外宣的重要品牌活动。4 年来,活动围绕 " 流光溢彩 40 年 "" 光影 70 年 "" 小康大美 " 等主题开展摄影采风,30 余家国际主流媒体摄影记者和摄影师走进江苏,拍摄了 4000 多张照片,定格江苏之美,用江苏实践、江苏故事、江苏文化生动传播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