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合肥首设 " 市长质量奖 "。从包河区市场监管局获悉,坐落包河经开区的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摘得第一届合肥市市长质量奖金奖,并将获得由市政府给予的一次性奖励 100 万元。
近年来,围绕质量强区建设,包河区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在标准、检验检测、计量、专利、认证认可等方面作为,推行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推进流动 " 质量诊所 " 打造,搭建质量基础设施 " 一站式服务 " 平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质量元素日益增多。
统计显示,该区共拥有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1 家、安徽省政府质量奖 1 家、安徽名牌产品 17 个,各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37 个。仅检验检测产业链,就串起包括省质检院在内的近百家检验检测与认证企业(机构),10 个国家级质检中心,24 个省级质检中心,5 个汽车领域国家级质检中心、技术研究中心以及 3000 多名专业技术人员。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质量提升的 " 主力军 "。从技术能力、人才引进、质量管理等方面着手,今年以来,以服务标准化、首席质量官、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等为主题,包河区线上线下组织培训,超过 200 家企业参与。一颗颗传播质量文化的火种,带着先进质量管理理念,汇聚形成区域质量水平提升的燎原之势。
科技创新加持下,截至目前,包河区累计获专利授权 4921 件 ( 发明专利 1638 件 ) ,拥有有效发明专利 8662 件,总量居全省县区前列;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71.15 件,总量居全市城区第一,超越全省乃至全国平均水平。在第八届安徽省专利奖中,包河区一举揽获专利金奖 1 项、银奖 3 项、优秀奖 6 项。
质量工作与百姓生活密不可分,这两年,紧扣百姓关心关注的电梯安全、食品安全、透明消费等热点,包河区还大力开展质量公益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通过 " 看得见、摸得着 " 的体验式宣讲,传播质量知识。
同时,多部门协同,结合 " 我为群众办实事 ",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检查指导农业生产行为;结合 " 我为企业搭平台 ",推进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严管食品生产经营过程;针对网红产品,科所联动展开清查,倒逼企业自律;针对交易量大、消费集中的流通市场,开展 " 双随机、一公开 " 抽查,规范行业行为。
以一流质量铸一流品牌,包河区现有商标有效注册量 50381 件,其中国家驰名商标 12 件、地理标志商标 1 件。
王嫣然 刘晨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记者 朱汉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