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2-10
深晚报道|科技赋能智慧建造,中国建筑国际新技术搭建未来图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建设模块化医院、建造过程 " 碳中和 "…… 近日在澳门举办的 BEYOND 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上,中国建筑国际发布的五款最新建筑科技产品引发市场关注,例如 MiC 快速建造产品、科技缔造城市曲线——双曲幕墙技术解决方案、面向未来的模块化医院产品等,这些付诸 " 智慧建造 " 的落地产品,也回应和预示着建筑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随着 MiC 模块化集成建筑在国际上广泛应用,国内建筑行业应用 MiC 技术进程亦不断提速。

此次会上,中国建筑国际旗下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主打产品——模块化集成建筑(MiC,香港又称组装合成建筑法),代表了如今全球装配式建筑领域的最高阶形式,实现了装配式技术从构件、部品、集成厨卫向装配式 4.0 的技术跨越。

▲采用 MiC 技术建设的深圳福田区幼儿园

MiC 技术适用于住宅、医院、学校、酒店、办公楼等各类功能型建筑,该技术的运用使得建造过程中 90% 以上的工序能够在自动化工厂系统集成,施工现场工人仅需对部品部件进行简单组装,真正实现 "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这种方式不仅大幅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和现场用工量,建筑精度、环保程度也得到有效提升。

" 制造 + 建造 " 模式是建筑行业保护环境的要求,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在福田幼儿园、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等项目中,中建海龙通过 MiC 技术使得木材、施工噪音、建筑垃圾、施工用水、人员均大幅减少,带来了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显著效应。

此次会上,中国建筑国际旗下中国建筑兴业集团有限公司在论坛上发布了双曲幕墙技术解决方案。中国建筑兴业采用参数化设计,研发 FIM(Fabrication Information Modeling)核心技术,建成行业首条数字化生产线和首台套最大吨位、数控化程度最高的拉弯机,首创幕墙开料自动化生产线和全自动化码件生产车间等,不仅通过技术升级解决了双曲、扭弯等幕墙技术难题,还在减少人工操作 70% 的情况下实现产能翻倍,真正做到率先引领全球幕墙行业迈入数字化时代。

模块化——未来医院建设新的方向

在建筑工业化时代,新一代医院将会产生,它既服务于老龄化社会,又对于人们健康且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未来的医院会呈现出何种状态?中国建筑国际在会上也给出了答案。

中国建筑国际旗下中建国际医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布的模块化医院产品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及 DfMA ( 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 ) 设计方法,按照功能分区及医疗工艺流程将医院进行充分模块划分,包括模块化病房、手术室、药房、放射室、实验室等功能用房及辅助用房,并将建筑、结构、机电、装饰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及生产,实现工厂预制率超过 80%,再运送至施工现场拼装形成医院整体。

▲香港首家采用 MiC 建造技术的永久医院——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

模块化医院系列产品具有标准化设计、个性化定制,质量稳定、建造快速,搭配灵活、兼容性强,模块化设计、可扩展性强,循环利用、绿色低碳等五大突出亮点,为未来医院建设新的方向,契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是实现 " 碳中和 " 目标的有效路径。

全过程智慧建造管理

以数字赋能全生命周期管控的智慧工地系统适时出现,使得管理者更加 " 耳聪目明 "。《数字建筑白皮书 2021》指出,所谓数字建筑,是基于数字孪生理念,全面运用 5G、BIM(建筑信息模型)、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实现建筑的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数字化、智能化,从而构建项目、企业和产业的平台生态新体系。在产业数字化背景下,智能应用研发渐成行业共识。智慧工地是建筑施工迈向智能时代的重要载体。

中国建筑国际自主研发的 C-SMART 平台探索了现代数字化技术与工程项目的有机结合,能够辅助工程项目实施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等目标管控,打通了设计、工厂生产管理 MES 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和现场工程管理,能有效集成建筑机器人,实现了全过程智慧建造管理,不断提升工程项目信息 " 感知 " 能力,推动项目管理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深圳晚报记者 杜婷

相关标签

中国建筑 幼儿园 自动化 医疗 香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