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2-10
深晚报道丨新书《走读坪山》:让更多人发现和了解坪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让不知道坪山的人,开始了解坪山;让了解坪山的人,发现一个新坪山。

近日,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推出《走读坪山:从客家古镇到文化新城》一书。作者通过搜集文史资料及本地走访,从坪山的历史沿革讲起,多角度呈现深圳市坪山区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以及山水文化,以期让更多人发现坪山、走进坪山、了解坪山。

《走读坪山:从客家古镇到文化新城》

熊奇侠 著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21 年 11 月出版

鲜活呈现历史细节和人文风俗

全书共分为 " 君从何处来 "" 地名探微 "" 滨海客家 "" 姓氏探源 "" 百年学堂 "" 东纵之乡 "" 绿水青山 "" 围屋撷英 " 等八个章节,作者从史料出发,回溯坪山及各个街道、社区、村庄的地名起源,探究其发展历程,让历史的细节和人文风俗鲜活呈现。

该书作者熊奇侠是媒体人,长期关注坪山,用脚步丈量山水,用纸笔和镜头记录城市发展;作者同时也是一个定居在坪山的坪山人,用浓烈情感去感受家园文化。如坪山是深圳客家文化主要发源地、传承地,有大万世居、龙田世居等客家方形围屋翘楚,作者通过实地寻访围屋,与长者深入交谈,详细介绍了坪山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礼仪,并将历史风貌和当下生活相结合,记录下了一个具有深圳特色的滨海客家形象。同时,作者逐一探访坪山学校、光祖学堂等知名学府,讲述了客家人历来重视教育、诗书济世的传统风貌," 老坪山 " 和 " 新坪山 " 都在这里。

此外,从本书中,读者还可以听见红色文化的回响。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坪山在中国近代史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迹:马峦山上罗氏大屋打响了庚子首义;东江纵队也诞生于此,坪山有东江纵队纪念馆、曾生故居、《前进报》报社旧址、水源世居等丰富的东纵遗产;抗战时期,坪山还因众多爱国进步青年向往和投奔而被成为 " 华南小延安 "。一个个口口相传的抗日故事,一起书写着坪山革命传统,构成了坪山红色风景。

《我们深圳》系列多部作品聚焦坪山

本书为《我们深圳》系列丛书的一本,《我们深圳》文丛是一套定位深圳人文的非虚构丛书。此前出版的关于坪山的图书还有《大转折:深圳 1949》《坪山女人:生于 1893》和《大万世居:围屋里的乡愁》。

《大转折》是一部讴歌为深圳解放做出杰出贡献的老革命的群像作品,也是一部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原创作品。本书作者张黎明历时两年时间,采访了一批老革命、老战士,倾听他们艰苦卓绝的革命经历和故事,以小切口、微视角带我们回到历史现场,以客观、真实的叙述讲述一段红色历史,让读者了解来之不易的发展历程。

《坪山女人:生于 1893》是由深圳著名作家张黎明和女儿廖铮共同书写的非虚构作品,讲述了张黎明的祖母——一位生于 1893 年的深圳坪山客家女人邱炳娣的人生经历,不仅是跨越百年的家族故事,也是跨越大洋的客家人记忆。

《大万世居:围屋里的乡愁》则是通过大万世居的建筑起源、历史传承、文物保护及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回溯与探索,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大万世居背后的故事与文化传承。

《我们深圳》系列丛书计划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层面,带领读者发现深圳,题材包含人物、自然、地理、科技、艺术、创意、历史以及人文共 100 个主题,目前已出版 32 本。从内容上围绕小切口深挖掘,讲述一个民间的深圳、个人的深圳、充满情怀的深圳。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相关标签

黎明 深圳 古镇 遗产 延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