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戴明夷)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走进初中生课堂,和初中老师同上一则寓言名篇课 ……12 月 9 日下午,主题为《思维的衔接与碰撞》" 双减 " 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多元教学研讨活动,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报告厅内举行。建邺区初中校教师代表、南外河西集团语文教师共度了一场奇妙的《愚公移山》之旅。
洒脱而大气的初中课:于平实中见深邃
" 愚公移山的‘愚’字变大了,起到强调作用。"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初二语文老师吴婷从标题开始,引导学生自读文章,分析文中人物对愚公 " 移山 " 的不同态度。 " 我从‘献疑、以君之力’中读出了妻子对愚公的尊重、担心和关心 "" 我从河曲智叟的‘汝之不惠、残年余力、其如土石何’等言语中读出了他对愚公的嘲讽 "…… 学生们 " 开小火车 " 似地一一回答。接着,吴老师引导学生们关注文中的修辞手法等细节,分析寓意之所在。结合学生赵常轲课前预习单上提出的问题 " 愚公为什么不搬家,而选择移山?" 吴老师启发学生们关注寓言文体的特点、读文章时要关注创作背景、寓意于言的方法等," 浪漫主义的结尾告诉我们寓意:只要埋头苦干,就会有所收获,因为天道酬勤。" 最后,这节课在诗歌《如果门前有座大山》声中结束。
△南外河西初级中学吴婷老师执教《愚公移山》
" 教态自然大方的吴老师,于平实中见深邃。这堂课注重思辨,思维的碰撞,文法写法的指导。可见中学语文更走向开阔,如历史知识拓展,结尾小诗的意味深长,都更注重初中生的语文素养。" 课间, 南外河西一附小语文教研组长王志敏课后感言," 我更明确了自身阶段性教育的目标,同时也学习了初中课堂的洒脱与大气。"
小学特级教师的初中课堂:于功力于课堂感染力
" 我叫宋运来,我想把运气送给在座的每个同学。让我们一起搬掉学习文言文苦恼这块石头,好不好?" 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宋运来的一段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他和初中生的距离。在幽默风趣的宋运来老师引导下,生字词的读音、写法、易错字、通假字等在同学们的相互启发中学习完毕。结合课前收集到的学生助学单中的问题,宋老师说:" 大家关心的问题主要两类:故事本身如人物形象和故事写法的;还有一类则是有关故事引发寓意的。"
△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宋运来执教《愚公移山》
接着,宋老师借助徐悲鸿的画作《愚公移山》讲述了其背后的精神和寓意:团结起来克服困难,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方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他还通过 5 幅《愚公移山》分图,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到对应句子,对比后引申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人物特点。这个 " 看图说话 " 环节一下子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在分析文章中神话故事结尾时,宋老师围绕 " 诚 " 这个关键词画了个同心圆:" 圆分别代表了愚公的家人、邻居、智叟、天帝等,他们被愚公的‘移山之诚’所感动。" 学生们也进一步理解了 " 寓意 " 从古至今不断被传承与丰富的过程。
两堂课后,建邺区教育局副局长马峰进行了精彩点评:" 吴老师体现出了强大的课堂掌控力,语言也很干净。这节课完成了老师转型问题,即老师不是带着文本和教案走进教室,而是带着孩子走进文本,在文本阅读中感悟。宋老师的课堂表现了特级教师超强课堂感染力,背后折射的是他出自内心对课堂教学的热爱。尤其他身上散发的光芒是源于对孩子和课堂的热爱。跳出语文课本渗透情感价值观、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足见特级教师的功力。"
通过同课异构,交流互动,不仅让老师们观察和学习了不同时代出生、不同知识积累背景、不同学段语文教师,面对相同教材相同年段学生在教学形态、教学侧重点关注的不同,更有效地促进了多元思维的碰撞和中小学教学的衔接。本次活动的主持、南外河西教育集团专办马菊华主任就活动背景和创新意义道:" 这也是‘双减’背景下,一次探索减负增效的途径、改善教与学方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实践。"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