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2021-12-11
抗咸潮、保供水, 广东新增4座水库纳入东江流域统一调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今天(12 月 11 日)上午,广东省水利厅召开东江流域抗旱保供水会商会,分析研判东江流域特别是广州、深圳、东莞等市的旱情和咸潮形势,进一步部署水利防旱抗旱工作。记者从会上获悉,为抵御咸潮、保障东江流域供水安全,广东将新增惠州市天堂山、显岗、联和、水东陂等 4 座大中型水库纳入东江流域统一调度,并结合动用东江水利枢纽调节库容,增加流域可统一调度水量。

精准调度、压减用水

将咸潮基本控制在取水安全范围内

今年以来,由于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东江流域遭遇历史罕见严重的旱情,致使东江下游三角洲咸潮上溯加剧,广州、深圳、东莞等地部分区域供水安全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据了解,今年汛末,东江流域三大水库总可调水量仅 12.6 亿立方米,为 1991 年以来同期最少,较 2008 年实施水量调度以来同期多年平均偏少近 8 成。为保障供水安全,广东省东江流域管理局 ( 下称 " 东江局 " ) 采取精细精准调度、加强取用水管控等措施,总体把咸潮基本控制在广州、东莞取水安全范围内。今年 10 月,该局已与广州、深圳、河源、惠州、东莞五市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每日收集广州、东莞取水口咸潮监测情况,及时通报每旬调度要求和每日实际调度情况,并根据未来 3 天咸潮预测影响情况,及时调整调度水量。

据东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抵御咸潮影响,在对流域内三大水库实施 " 日调度 "、对东江水利枢纽实施 " 时调度 " 的基础上,该局要求新增的 4 座水库要确保今冬明春枯水期末可调水总量不少于 4800 万立方米。

同时,广东各地还在积极压减取用水量,其中东江干流(含北干流、南支流)共 16 个省管河道外取水户共核减 2021 年 11 月至 2022 年 3 月计划用水量 1.75 亿立方米。

省市联动、多措并举

广深莞等地正全力以赴抗旱保供水

东江流域内各大城市也在采取各种措施、办法,全力以赴优先保供水,力保 " 供水不间断、水质不下降、供水安全不受影响、人民健康不受影响 "。会上,广州、深圳、东莞水务局对抗旱保供水和防御咸潮的有关情况作了汇报。

广州已成立市级抗旱防咸潮保供水应急指挥部,采取加快应急供水工程建设、储备抗旱供水应急物资、加强供水单位优化调度、分级分类管控用水等一系列应急保障措施,最大限度将旱情影响降到最低。

深圳、东莞两市已编制了供水安全保障方案。深圳市还开放了部分河道及临时建设再生水取水点,制定绿地浇洒、道路及地面冲洗自来水替代方案,实现 100% 全替代,制定建筑行业自来水压减及替代方案,设法减少自来水用量。同时,呼吁机关事业单位牵头推动全市公共机构、商业场所今年底前全面完成非节水型器具改造工作。

东莞市通过调度中心联合各水厂实施科学供水调度,并向市民朋友发出节约用水倡议书,推广使用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倡导科学节水,努力提高用水效率。

压实责任、积极应对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水不受影响

当前,广东省已进入冬春抗旱保供水攻坚期、关键期。根据预测,今冬明春枯水期降雨可能继续偏少,来水可能持续偏枯,东江下游三角洲咸潮上溯加剧,旱情持续发展,抗旱保供水形势仍然严峻。

为提高防旱抗旱保供水能力,省水利厅要求各地水利部门要进一步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压实防旱抗旱责任,完善抗旱保供水方案预案,强化监测预警和信息报送,加大节水宣传。并呼吁广大市民爱水惜水,养成节水习惯,杜绝不必要的浪费,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力夫 通讯员 粤水轩

相关标签

广州 东莞 广东 深圳 惠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