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12-12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国际论坛2021”在广州举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新快报讯 12 月 10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承办的 "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国际论坛 2021" 在北京、广州通过视频连线同步召开。

本次论坛以 " 迈向新发展格局的中国经济与大湾区发展 " 为主题,来自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创新和数字化司、世界银行、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澳门城市大学、香港金融学会等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国内外近 30 位专家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齐聚一堂,共同深入探讨迈向中国经济新格局的宏观战略、宏观政策、中国经济新格局与大湾区发展等议题。

新发展阶段的五个新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在致辞演讲中指出,举办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国际论坛,旨在发挥智库服务决策的重要作用,讲述中国经济发展的故事,重点阐述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

高培勇分析了新发展阶段的五个新特征:确立了新目标,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应对新机遇与新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持从根本宗旨把握、从问题导向把握、从忧患意识把握 " 三个维度 "。新发展阶段要以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前提为大逻辑。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出发点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主攻方向是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着力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两个前提,落脚点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统筹发展安全。

未来广州要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标杆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在论坛主旨演讲中,以 " 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探索与实践 " 为主题,从经济新动力、城市新格局、改革新优势、社会新发展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广州面向未来发展的新期待:做人民城市的代表者、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推动者、新时代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标杆者、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引领者和国家 " 双碳 " 战略行动的先行者。

面向未来,广州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建设更繁荣时尚、更平安有序、更公平包容、更绿色低碳、更宜居宜业的活力全球城市,持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标杆。

珠三角与港澳经济合作形成 " 前台后室 " 新模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叶嘉安认为,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珠三角与港澳地区经济合作 " 前店后厂 " 模式已经开始衰退。珠三角的高科技产业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 10 多年间快速发展,正在形成区域层面上完备的高科技产业供应链系统,以及兼具内需和海外市场的混合型目标市场,发展动力已由过去的生产要素驱动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 香港参与珠三角新一轮高新科技产业发展主要依赖于港资企业跨境直接投资以及其作为国际窗口的独特角色。

由此,他提出珠三角与港澳经济合作的 " 前台后室 " 新模式,从以往 " 前店 " 在香港,转变成在前海设立 " 前台 " 接单,再到香港生产性服务业的办公室里去运作处理。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覃剑认为,从短期看,沿珠江口周边的内湾地区仍是粤港澳大湾区人口、经济、平台最密集、最集聚的地区,但是外湾地区也得到较快发展。

从中长期来看,内湾地区要素资源外溢效应将不断显现,粤港澳大湾区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将更加均衡,共同富裕新格局将全面形成。交通互联互通是支撑和导引经济发展重要手段。响应大湾区经济发展新趋势,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应加快推进都市圈内和都市圈间交通一体化、珠江东岸和珠江西岸交通一体化、内湾地区和外湾地区交通一体化,促进不同交通网络实现多网融合和智慧共享,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大联通的新格局。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郭跃文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承载着重要的使命。

广东省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推进 " 五位一体 " 总体布局和协调 " 四个全面 " 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朝着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大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目标,举全省之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实施 " 湾区通 " 工程为抓手,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推动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重大合作平台加快建设,不断增强广东经济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记者杨喜茵报道

相关标签

广州 宏观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经济 香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