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0 日下午,深圳市 " 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 " 实验校授牌工作会议暨 " 智慧教育示范区 " 工作启动会在深圳市银湖会议中心举行。据悉,深圳市全面开启 " 智慧教育示范区 " 建设工作,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径。
会上,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潘希武副院长宣读了 " 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 " 实验校名单。会议分两批对 " 信息化教学实验区 " 实验校代表进行授牌。
据悉,按照区域均衡的原则,深圳市教育局从市直属学校及 11 个实验区的学校中遴选出 100 所实验校,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等多个学段,集团化办学学校和民办学校均有入选。按照市区校一体化推进的总体实验框架和建设思路,100 所实验校将聚焦跨学科 STEAM 融合课程、校本特色与拓展性课程、智慧教与学模式探究、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探究、基于教育大数据的精准教学与精准评价研究等 18 个实验子方向,具体落实项目落地,系统化推进新型教与学模式改革,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教学改革。
此前在 5 月 14 日举行的 " 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 " 实验区授牌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领导为深圳市以及深圳市 11 个区授牌,深圳市实验区建设正式拉开序幕。市级实验项目深圳市云端学校自 9 月开学以来," 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自由切换的自主学习模式 " 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欢迎,云端课堂精彩纷呈,彰显了智能时代 " 大规模个性化教育 " 的强大势能。
据悉,在 " 智慧教育示范区 " 创建工作中,深圳将立足先行示范,锚定智慧前沿,实现模式示范、标准示范、机制示范。在模式示范上,大力推动云端学校建设,呈现未来学校新标杆;大力推动先锋教师培养计划,呈现未来教师新标杆;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创新标杆项目,探索新技术在教育教学及优化学校管理配备的应用。在标准示范上,陆续出台一系列标准规范,特别是高标准建设新学校的系列标准,不断探索新机制," 建一所优一所 ",努力把每所学校都打造成智慧校园,孵化出更多智能化校园。在机制示范上,与全国高校合作研究 " 智慧教育示范区 " 的推进策略及机制,探索组建湾区未来学校联盟,探索政企学研用的信息化工作运行机制,努力打造教育信息化应用及发展研究高地。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