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12 月 11 日," 莲花山论坛 " 第三讲在福田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著名诗人、作家、国家一级编剧杨争光以 " 从田园到都市:我们如何找回栖居的诗意 " 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分享关于诗意起居的天伦之乐,人伦之趣,同时讲述了城市让人类陷入的困境以及人类如何走出困境并找回诗意的方式方法。深圳市福田区前瞻社会科学研究院理事长韩湛宁主持了本场讲座。
▲ " 从田园到都市:我们如何找回栖居的诗意 " 主题演讲在福田区图书馆举行。
▲深圳市福田区前瞻社会科学研究院理事长韩湛宁主持了本场讲座。
" 莲花山论坛 " 是由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深圳市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由深圳市福田区前瞻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深圳市见山见水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并由深圳市福田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公益性社讲座活动。此前,文化学者胡洪侠,社会学家、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丁学良分别带来了 " 阅读:一座城市的成长基因 " 及 " 求解城市与文明的互动 9000 年 " 两场精彩绝伦的主题演讲。第三讲杨争光从全新视角出发,探寻人类如何寻找失去诗意的生活。
▲著名诗人、作家、国家一级编剧杨争光。
诗意的生活是怎样的?杨争光举了明代文震亨《长物志》的例子进行阐述,文中描述:" 吾斋纵不能栖岩止谷,追绮圆之躁,而混迹尘市,要需门庭雅洁,室庐清箐,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又当种佳木悭箨,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志,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简短的文字却勾勒出许多人的心之所向。此外,陶渊明《饮酒》、孟浩然《过故人庄》、王维《山居秋暝》、李白《子夜秋歌 · 吴歌》等古代诗词中描述的生活,也是人类曾经的诗意生活。杨争光表示,自从人类走出野居时代,有过人伦与天伦的高度和谐,也有过诗意的生活。而如今,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让很多人慢慢丧失了对诗意生活的追寻。
如何找回栖居的诗意?杨争光认为,这需要人类 " 有所作为 ",上到政府、房地产开发商的布局规划,下到每个市民的参与营造,多方携手共创才能通过空间的绿化、建筑空间的合理设计以及提供足够多的公共空间等方式找回栖居的诗意,瑞典、冰岛等北欧国家以及日本已经提供了部分成功的案例。杨争光在深圳创造栖居的诗意方面给予了认可,他表示 " 全民阅读典范城市 "" 图书城之城 "" 设计之都 "" 莲花山论坛 " 等多元品牌的塑造都是在栖居诗意创造上努力的具体表现。
杨争光先生最后表达了对诗意生活创造上的期许," 你是一首诗,在哪里都会有诗意。但这绝不意味着你可以什么都不做,诗意也是需要经营的。有诗意,且能经营,千家万户长安城,就会各有其乐,各有其趣。"
深圳晚报记者 贾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