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中书 2021-12-13
檐溜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若无檐溜,那静默的屋舍便少了灵动俏皮,失了情趣韵致。

雨来,或冰雪消融,积水汇流,乖巧地奔向瓦口,循滴水瓦尖,应房架之势,恣意滑下,甩出弧度完美的抛物水线,溅落在院石上,绽放朵朵水花,荡起圈圈水晕。一条、两条、无数条,绵延不绝,为光秃枯槁的屋檐垂下珠帘,配饰流苏,一时美艳起来。

檐溜,我愿将其儿化为 " 檐溜儿 "。瞬时亲近了几分,一如故乡老屋檐下的那一溜儿水、一溜儿冰、一溜儿光阴 ……

那几间老屋,再普通不过。突起的房檐上,不远儿一道瓦口带一片滴水瓦,不远儿又一个,大概六七个。瓦口处常生有几株倔强的麦芽、椿芽、豆芽,扒住可怜的浮土,随风飘摇,蓬勃着夏日的张力。怕檐溜儿过猛,淋湿了檐下,父亲会趴在瓦口处,伸长胳膊,给瓦接上一段铁皮或塑料瓶,将溜儿甩得更远。

春雨秋雨较为温和,滴下的檐溜儿少很多,弱很多。沥沥拉拉,滴滴嗒嗒,打在初生的嫩芽或将颓的秋叶上,也无多大动静。润物无声也罢,萧瑟苍凉也罢,于我少有触感。

而夏雨就不同了,骤雨、连阴雨常至,即便穿了雨衣,撑起雨伞,也难保不被淋湿。故而,一家人便聚在家里,哪儿都不去,倒也因雨得福,其乐融融。

雨不停下,檐溜儿便不断。水漫过屋顶,倾泻而下与庭院积水汇合,挟卷着枯草黄叶、豆荚麦糠、鸡粪垃圾,流向院外沟渠。

" 哗哗 " 的雨声,檐溜儿敲打石榴、蜀葵、月季、丝瓜的 " 啪嗒 ",或注入筲桶的 " 叮当 "" 哗啦 ",是最悦耳畅快的伴奏。

此时,母亲常会为全家包一顿嫩南瓜、腌猪肉馅儿水饺,热乎乎地驱走雨天的凉意;或者手上舞动麦秸编草帽辫儿,穿针引线纳鞋底,缝补衣服。父亲则坐在蒲团上,归拢黍秸、扫帚苗、高粱穗,专注地绑着笤帚、炊帚;或者拿出他的斧锯刨凿干会儿木工,操起他的板胡兴致盎然地拉上一段儿解闷儿。

那时的冬天,雪很多很大,厚厚地盖了满房、满院、满村。午后,初霁的暖阳与蒸腾的炉火令屋顶的积雪丝丝融化,雪水滴嗒,缓流,将瓦口下的雪堆钻出几道深洞。可傍晚或翌日," 瓦沟冻残雪,檐溜粘轻冰 ",雪水檐溜儿变成了冰锥檐溜儿,映着灯光或日光,通透透、亮晶晶,似是屋檐生出了凌厉的冰牙,有些吓人,生怕被咬到。但我更愿视其为屋檐挂起了风铃,想抄起勺子铲子敲出一曲《铃儿响叮当》;视其为一把神奇的水晶篦梳,梳理着嘈杂蓬乱的农家日子。

登上梯子或凳子,敲下一根最长的冰锥,握在手中当宝剑,吸溜着 " 檐溜儿 " 般的鼻涕,与伙伴儿们打得热火朝天,棉袄 " 冒烟儿 "。冷不丁儿,不知谁将宝剑顺着领口插入,激灵一下,打得更惨烈。渴了,宝剑当冰捧,舔几口或咬几口,爽爽地解渴。忽地想起一道传说中的东北硬菜:油炸冰溜子。是个啥味道、啥体验?是不是一口下去,外层酥脆香甜,里面冰凉脆爽,吃起来就像嚼冰棍儿一样,嘎嘣嘎嘣,冰火共生,想想就过瘾。

当冰雪融水,水又结冰,相融相生一季长冬,檐溜儿渐渐消了踪迹,便又是一个暖春。

而今,那老屋已倾颓,只留一堆瓦砾。我徒手刨出几片弯瓦、两片滴水瓦,上面还接着铁片。看着,品着,恋着,最后高高举起一片,高至记忆中的屋檐处。那尖尖的瓦尖儿似有檐溜儿生成,滑下,滑入我的眼;再从眼眶溢出,形成温热的檐溜儿,顺着中年男人脸上的沟壑,滴在院石上,滴嗒,滴嗒 ……

来源 飞鸟的小窝

文 太行飞鸟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