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冰鞋 " 登上 " 领奖台——中国鞋匠的冬奥心愿
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仅剩 50 多天,在吉林省长春市郊区的厂房内," 鞋匠 " 王阳正在加紧赶制订单。
王阳是长春百凝盾体育用品器材有限公司创始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国产冰刀冰鞋。" 冬奥会快开始了,我还有很多订单没完成,早完成一天,运动员就能早适应一天。" 这位曾经为我国第一位速度滑冰冬奥冠军张虹打造出 " 金牌战靴 " 的 " 鞋匠 " 说。
在陈列柜上,整齐码放着王阳做的各式冰鞋。" 这是为‘冰丝带’设计的同款冰鞋、这是今年设计的新款‘星空系列’、这款是最新研制的儿童冰鞋 ……" 王阳依次向记者介绍。
王阳个头不算高,中等身材,大腿部位却比一般人粗壮不少。" 我从 7 岁开始练习花样滑冰,11 岁转练速度滑冰,14 岁改练短道速滑。" 王阳说。
" 我从小穿的都是国外进口的冰鞋,但跟中国人的脚型不大一样,穿着不舒服,有点硌脚,有时候脚被磨破,希望有一天能拥有一双按照我们脚型设计的冰鞋。" 王阳说。
2005 年,年仅 22 岁的王阳在国家队备战都灵冬奥会,不期而遇的伤病使他被迫退役。" 那是我最接近奥运会的时刻,但很遗憾。" 王阳说。退役后,他独自前往兰州,做一名轮滑教练。但王阳发现,自己还是离不开心爱的冰场,他琢磨起做冰鞋。
当时王阳只会做冰鞋的鞋底,他的第一双冰鞋还是与路边匠人合作完成的。" 当时穿着还挺舒服,我感觉这事没准能成。" 王阳回忆说。此后,他自己买了一台缝纫机,开始自学缝纫手艺。经过反复打磨,征求 " 圈内 " 好友的意见,不断改进,由此开始了他的 " 鞋匠 " 事业。
为寻找合适的鞋面材料,他走遍兰州、广州、北京、上海等地的皮革市场。从鞋面皮料到缝合用线,再到鞋带、鞋带扣,王阳对每个细节的要求十分苛刻。
2010 年,王阳发现,除了冰鞋要合脚,冰刀也很重要。" 我想做一双完整的冰鞋,从鞋体到冰刀都自主研发。" 王阳说。同年,他 " 三顾茅庐 ",拿出全部财产支付首付,贷款收购了一家澳大利亚冰刀品牌。
" 这个品牌是一对老夫妻创办的,他们一生都在研制冰刀,无儿无女,想找一个继承人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王阳说," 虽然他们的技术在当时不算领先,而且我也没有钱,但很感激他们还是给了我一个入行学习的机会。"
当时的王阳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用大量时间 " 补课 ",不断学习,并走访国内外钢材加工企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 年索契冬奥会上,张虹在速度滑冰女子 1000 米比赛中获得冠军,实现了中国速度滑冰金牌 " 零的突破 ",她所穿的冰鞋正是王阳亲手做的。
王阳的生意越做越大,冰鞋从最初年产量 50 多双,到如今超过万双,工作室也从小作坊扩大到 3000 多平方米的加工工厂。
如今,不少国家的运动员都穿着王阳为他们 " 独家定制 " 的战靴。王阳会经常通过电视收看比赛,看到自己做的鞋,就用手机拍下来。" 感觉我离冠军又近了一步。" 王阳说。
这些天,王阳都在加班加点赶制冰鞋。" 当初很遗憾,没能参加奥运会,也没有站上过领奖台,希望我做的冰鞋能够代替我站上领奖台,这是我这么多年的梦想。" 王阳说。
责任编辑丨胡淼山
值班主任丨韩彤
来源丨新华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