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2-14
深晚报道 | 南山区“智惠民生•我为群众办实事”第五届微实事大赛落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2 月 13 日上午,在南山区档案服务大厦,南山区 " 智惠民生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第五届微实事大赛暨小社区大舞台第五季总决赛圆满举行。通过专家评委和大众评委现场打分,按照分数高低,最终决赛出大赛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3 名、三等奖 5 名,并现场为获奖社区及获奖项目颁奖。

本次大赛由南山区委、区政府主办,南山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和 8 个街道党工委共同承办。南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小蓉,南山区副区长韦锋,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以及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市、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代表及社区代表参加了决赛活动。

46 名评委现场打分 决出前 9 名获奖项目

总决赛现场共有 46 名评委,其中专家评委 22 名、大众评委 24 名。路演采用 "5+1+1" 方式,即路演 5 分钟,结束后由社区代表做 1 分钟风采展示或演讲拉票,之后专家评委和大众评委评分 1 分钟,并当场公布得分情况。

据悉,总决赛满分 100 分,专家评委评分占总得分权重的 80%,大众评委评分占总得分权重的 20%,按分数高低排序产生一、二、三等奖。

活动现场,每一位参赛选手依托视频、PPT 的形式,详细推介展示本社区的精彩民生微实事项目,不少社区还请来啦啦队,为项目助威。最终,经过激烈角逐,招商街道文竹园社区的为老服务驿站——文竹园社区 " 六助 " 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获得一等奖;" 民微 " 筑巢 " 创新 " 引凤——沙河街道构筑白石洲物业进村共建共治服务平台、一米书桌——海湾社区困难家庭学习空间营造项目、印象龙辉 · 时代记忆盒三个项目获得二等奖;爱与陪伴——海珠社区失能半失能长者陪伴项目、记忆中的二线关——南联社区故事馆、欢乐鼓点 爱在桃源——桃源社区特殊儿童关爱计划、同心筑梦——阳光棕榈社区社会组织扶持与共治项目、华夏之光——华夏街社区志愿服务品牌营造计划等五个项目获得三等奖。

聚焦 " 民生七有 " 微实事成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展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从今天路演的项目可以看出,本届大赛聚焦 " 民生七有 ",基层党组织为牵头主体,重点关注社区弱势群体,引导居民小组和居民骨干,共同参与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精准回应居民需求,匹配实施了一批有价值、可持续的优质民生项目,让民生幸福可触可感。

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自 2017 年以来,南山区每年举办 " 智惠民生 " 微实事大赛,广泛动员辖区企业、高等院校、社会组织参与,自下而上根据群众需求精选项目,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民生微实事项目,为 " 百姓点菜 " 提供了丰富的 " 菜单 "。2020 年,民生微实事大赛与 " 小社区大舞台 " 活动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和资源聚合的优势,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解决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一个个深入人心的服务项目,让南山居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今年,结合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及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南山再次将民生微实事和小社区大舞台深度融合,通过党群 G+、走访入户等多种形式,共收集民生需求超过 36000 条,确定并实施项目 2762 个,并于 6 月至 7 月在区委大楼开展了优秀项目展评,获得广泛关注。

经过分赛区初赛、分赛区决赛,16 个项目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一路过关斩将进入总决赛。这些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关爱弱势群体到守护居民身心健康,从培育社区组织到优化社区环境,是南山区民生微实事全年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基层党组织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群众办实事的成绩体现。

民微累计投入 9.7 亿元 解决居民身边的急难险事 1.5 万件

当前,南山正在加快建设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勇当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标杆。在民生领域,南山加大财政倾斜力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创新打造 " 微实事 " 大赛、" 小社区大舞台 " 两大品牌。近五年,南山将 70% 的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累计投入民生微实事资金 9.7 亿元,解决居民身边的急难险事 1.5 万件,真正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服务无止境,惠民不停歇。站在 " 两个一百年 " 的历史交汇点,迎来 " 双区 " 驱动、" 双区 " 叠加、" 双改示范 " 的历史性机遇,南山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推动民生服务迈上新的台阶,持续把 " 民生微实事 " 办得效率更高、品质更优,成为全市标杆。

深圳晚报记者 曾贤平 通讯员 贾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