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江苏文脉推送了一篇《因为恶魔来过,这些地方从南京永远消失了 ……》的文章。
在后台,文脉君发现,很多朋友表达悲痛、惋惜、愤慨的同时,还对文中提到一件事意难平。
对,就是那座臭名昭著的、所谓的 " 镇魂塔 " ——八纮一宇塔。
上期推文读者留言
侵略者用他们从海外各国抢来的 370 多块石头,筑成了这座塔的塔基。
万里长城的砖石、泰山的山石、还有来自南京中山陵、明孝陵、东炮台水运队的麒麟石 ……
从中国掠夺的石头,足有 238 块之多!
这些来自全国各名胜的古石,被压在塔底,无法回国,再不得翻身。
塔下的麒麟石
更讽刺的是,所谓 " 八纮一宇 ",其实出自我国古籍《列子 · 汤问》:
" 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这个名字,代表了征服世间的四面八方,置诸于一个屋顶之下。
先贤的智慧,竟成了侵略者冠冕堂皇的借口。何其悲哀!
文脉君有时会想,回不了家的,又何止 " 镇魂塔 " 下的石头。
要知道,掠夺中国文物的计划,本来就是日本政府的既定政策。
据《中国战时文物损失数量及估价目录》,这一时期,国内被截毁的文物,多达 3607074 件又 1870 箱。
先别急着惊讶。这统计数字只是九牛一毛,因为它只针对查明有据的、经过层层申报的文物。
事实上,据研究估算,在长达 14 年的战火中,因战祸受损或失踪的中国文物,至少在 1000 万件以上!
被抢、被偷、被藏匿、被篡改 …… 回不了家的它们,至今还在侵略者的手上,遭受亵玩。
你可听见它们的悲鸣。
被抢: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试问学生时代,谁没在课本上看过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照片呢?
1929 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首次发现了完整的、距今 50 万年的头盖骨。
这一消息惊动了世界。后来,随着挖掘的不断进行,更多的头盖骨也渐渐浮出水面。
可是这时,抗日战争爆发了。1941 年,北京人头盖骨被移交给即将撤回美国的美军保管。
由于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随即俘虏了北京、天津等处的美国兵。北京人头盖骨成了日寇的战利品。
尽管很多研究者都猜测,头盖骨已然落入日本,但日本外务省却矢口否认。稀世珍宝,终于下落成谜。
被偷:猛虎食人卣
斑斓猛虎,张开血盆大口,顾盼自雄。在它的身边,还有一个人,双眼圆睁,死死抱住虎躯。
其立意奇特、纹饰繁缛,堪称商周青铜器文物之最。
这就是商代晚期的珍品猛虎食人卣(y ǒ u),通高 35.7 厘米,据推测乃是出土于湖南省某地。
在那个天下大乱、战火纷飞的时代,日本人也趁机将这件猛虎食人卣,偷偷带去了日本 ……
后来,这件国宝出现在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馆,吸引游客无数。
半个多世纪倏忽而过,现在的人想要一睹其风采,只能漂洋过海,去日本观赏,这实在令人感叹不已。
被藏匿:唐鸿胪井碑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日本侵略的对文物国宝的劫掠,早在百余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唐鸿胪井碑本是一块重逾九吨,单体十多立方米的驼形天然顽石。公元 713 年,唐玄宗遣鸿胪卿崔忻从长安前往辽东,册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714 年夏天,使命完成后,崔忻原路返回长安。为纪念这次册封盛事,于旅顺黄金山下凿井两口,史称 " 鸿胪井 "、刻石一块,永为证验。
到了 1905 年,日本特务借考察之名来到旅顺观看唐鸿胪井碑,并在次年写出了调查报告。
再后来,他们居然毫无廉耻地将这块巨石搬移至东京,还于 1908 年,以 " 战利品 " 的名义将刻石献给日本皇宫。荒谬至极!
直至今日,唐鸿胪井碑还被藏匿在皇宫中,无法索回。
被篡改
用肮脏手段得来的国宝们,不仅被放进博物馆,打上 " 日本重要文化财 " 的标记,还被洗得 " 一清二白 "。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标注来源,只有极少数注明了是由某人捐赠。
很多中国文物,因此顺理成章地被打扮成了 " 日本国宝 " ——
在京都大德寺,宋代禅宗画代表作《观音猿鹤图》赫然在列,被打上了 " 国宝 " 的标签。
《观音猿鹤图》
在京都知恩院,公元 6 世纪,西魏时代的《菩萨处胎经》五贴也被称为该寺院的 " 镇院之宝 "。
《菩萨处胎经》
还有南宋李生《潇湘卧游图卷》、南宋李迪《红白芙蓉图》、南宋梁楷《雪景山水图》、元代因陀罗《禅机图断简寒山拾得图》。
这 4 幅作品全部被列为 " 日本国宝 ",严禁游人拍照。
《潇湘卧游图卷》
《红白芙蓉图》
《雪景山水图》
《禅机图断简寒山拾得图》
南宋《洞山渡水图》,明代《寒江独钓图》,清代《花卉图》,除此之外还有黄庭坚、朱熹、赵孟頫、八大山人、郑燮的大作 ……
我们推文的篇幅有限,但是侵略者的罪行罄竹难书!
而今,无数文物仍静静躺在那里,像极了不能回家的孩子。
尽管,早在 1968 年,联合国大会就通过《战争罪及危害人类罪不适用法定时效公约》规定," 残害人类战争罪,不论其犯罪日期,不适用法定时效,可以永远追究其责任。"
但时至今日,日方依然没有归还的意思。
八纮一宇塔仍在耸立,悲鸣从它的身下,从各大博物馆、展厅中传来,响彻。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文脉君只希望,这些 " 回不了家的孩子 ",有一天可以踏上回家路。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子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