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5 日,喜迎六盘水市第八次党代会系列新闻发布会旅游产业化专场召开。会议围绕旅游产业化工作成效暨 2021 年六盘水冬季旅游滑雪季系列活动主题进行发布,重点对 " 十三五 " 以来六盘水市文化旅游工作成效进行集中发布展示。
" 十三五 " 期间,六盘水各部门通力协作、狠抓落实,各区市主动作为、大胆创新,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全市文旅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文艺作品推陈出新,文旅活动好戏连台;旅游产品日趋丰富,网红业态竞相迸发;品牌创建成效显著,对外宣传影响空前;各项工作圆满收官,重点任务再创新绩。以正常年份 2019 年为例,全市接待游客 5285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400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4.9% 和 33%,分别为 2015 年的 4.2 和 5.4 倍,连续多年持续 " 井喷 " 增长,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冰雪运动闯新路。依托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六盘水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旅游产业,打造了 3 个天然滑雪场,建成各类雪道 21 条。相继举办全国高山、越野滑雪青少年挑战赛、世界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分会场、贵州省青少年冬季阳光体育大会、冰雪运动进校园等活动。今年,结合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也将持续开展省十一运会越野滑雪赛、陆地冰壶赛等系列体育赛事活动。
经过几年的发展,梅花山滑雪场入选 " 中国滑雪 30 强 ",玉舍雪山滑雪场获中国最具潜力冰雪旅游度假区称号。既能赏雪又能泡汤,包括荣获第五届博鳌国际金汤奖最佳生态温泉奖称号的龙井温泉的 6 家温泉,让游客尽情体验 " 冰与火之歌 · 雪与泉共舞 " 的浪漫之旅。冬季的六盘水,成为周边城市冬季旅游目的地,弥补了全省冬季旅游的 " 空白 "," 南国冰雪城 · 贵州六盘水 " 冬季旅游品牌从小到大。
——全域旅游创新高。六盘水全力打造全季节、全天候、全龄层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盘州市荣获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一期培训班在盘州市开班。其余三个区(特区)率先通过省级验收,六盘水成为全省首家县域全部通过省级验收的市州。7 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5 个村入选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野玉海景区海坪模式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2020 年),娘娘山模式在全国扶贫推进大会上作为典型推广。全市文旅扶贫工程累计带动 9.8 万群众脱贫增收。发展全域旅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文旅扶贫成果从弱到强。
——旅发大会展新姿。为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省委、省政府决定,从 2006 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六盘水市获得第八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举办权以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完善城市功能性基础设施,着力推动景区建设。在市级层面,通过一地举办、多地联动,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动六盘水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坚持把旅发大会作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平台,精品景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旅游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旅游业态日益丰富,旅游业发展无中生有、有中变优,六盘水旅游成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至今已连续 8 年举办全市旅发大会。
通过承办、举办省市旅发大会,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成功引进世界 500 强、全国旅游企业 20 强上海复兴旅文集团落户六盘水。新增 8 家涉旅规上(限上)企业,盘州宏财集团获批 2021 年省级旅游龙头企业。全市 A 级旅游景区从 1 个增加到 47 个,其中新增 4A 级旅游景区 12 个(总数达 13 个);新增省级旅游度假区 9 家。建成牂牁江、乌蒙大草原等重点景区,十方云舍、天空之恋等精品民宿和月亮山庄、671 三线主题酒店等高端住宿从无到有。
——品牌营销塑新风。" 邂逅一场雪恋上一座城 "" 走,坐上高铁游凉都 " 等主题旅游宣传推介守正出新、蔚然成形。多次荣赝 " 最受欢迎全域旅游目的地 "" 避暑旅游十佳城市 "" 中国康养城市 50 强 " 等荣誉称号。北盘江世界第一高桥、世界最高的螺旋盘升跨坐式单轨桥野玉海山地小火车、世界鞭陀博物馆、世界第一索道梅花山索道相继建成并经世界吉尼斯纪录认证,成为网红业态。野玉海继赤水之后成为贵州省第二家创建成功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 " 国字号 " 核心拳头产品零突破。荷城花园酒店成功创建五星级旅游饭店,成为继贵阳、黔西南后全省第三家享有五星级旅游饭店的市州,旅游产品实现了 " 量质齐升 "。" 康养胜地 · 中国凉都 " 名片越擦越凉,品牌效应从有到优。
——公共文化换新颜。率先出台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服务规范,高质量完成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任务,实现市有 " 五馆一院 "、县有文图 " 两馆 "、乡有文化站、村有活动室和文艺队,市图书馆、文化馆获评一级馆。水城区(农民画)入选 2021 — 2023"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市图书馆 " 新布客 " 绘本故事夜间课堂项目获 2021 年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学雷锋志愿服务 " 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 荣誉称号。应急广播体系全覆盖建设,完成 37.3 万户广电云户户用工程(超任务数 21 万户)和易扶搬迁安置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消夏文化避暑旅游季长盛不衰,凉都马拉松赛事连战连捷。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被评为 " 全国最值得去的八大博物馆之一 "。盘州市、水城区入选全国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岩博村 2 个红色景点纳入国家 "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文艺作品百花争艳,创作班底蔚然成林。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优到特。
进入 " 十四五 " 的开局之年,六盘水将全面落实围绕 " 四新 " 主攻 " 四化 " 决策部署,聚焦 " 两大提升 ",扎实推进 " 四项行动 ",以实际行动坚持 " 两个确立 ", 做到 " 两个维护 ",用国际化理念引领旅游业发展,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地域特色,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高品质开发旅游业态,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以融合发展为路径,持续念好全、新、融 " 三字经 ",实现留人、留钱、留心 " 三个留 ",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奋力推动旅游大提质。
值得关注的是六盘水即将开启冬季旅游滑雪季,发挥六盘水冬季旅游优势,持续提升 "" 南国冰雪城 · 贵州六盘水 " 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贵阳晚报 +/ZAKER 六盘水
蔡小兰
编辑 周欢 / 统筹 高松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