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12-15
甘味“金凰后”,隆冬庆丰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甘味 " 金凰后 ",隆冬庆丰收。12 月 15 日,兰州市西固区第四届韭黄开镰节在西柳沟街道张家大坪村举办。演出、表彰、开镰、竞拍,精彩纷呈。最让人兴奋的,是在古朴的村落里,当地农民朋友与现场嘉宾一起,共同见证了古法种植 " 金凰后 " 韭黄揭开面纱的美妙时刻,可谓风景独秀。

兰州市西固区连续举办的四届 " 韭黄开镰节 " 不仅是文化符号、价值平台,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 " 充电站 "。 今年的 " 韭黄开镰节 ",是西固区委区政府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成果展现,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更是区、街道、村三级持续努力、接续奋斗的典型案例。

" 今年地头价每斤 15 元,韭黄价格逐年增长,村民收入持续增加,宣传太重要了。" 韭黄开镰节现场,村民们把刚收割的韭黄摆在地头销售,慕名而来的 " 客人 " 围拢过来,村民把一捆捆金灿灿的韭黄过称、装袋,接着到手的便是一叠叠钞票。" 给韭黄抖土感觉就像数钱一样,嘿嘿,麦草下的‘黄金’今年又丰收了。"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冬日的余晖里。

" 最近虽然还在疫情防控阶段,但我们的韭黄销售没有受任何影响,价格还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 30%。" 张家大坪村党支部书记张惠鹏说,之所以有这样好的行情,除了品质之外,成功举办的四届 " 韭黄开镰节 ", 媒体的宣传报道扩大了市场影响力,让这个小小的山村美名远扬,以优良的品质占领市场份额,将张家大坪出产的韭黄远销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对张家大坪村进一步统一村民思想、加强销售模式、改进韭黄包装均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2020 年 12 月张家大坪村成功入选全国 " 一村一品 " 示范村镇,知名度进一步得到提升,使张家大坪村的韭黄在疫情当下仍然获得大丰收。

" 从第一届韭黄开镰节开始到今年的第四届,我每届都来直播,村民们见了打招呼问候,我们成了张家大坪村的‘亲戚’了。"ZAKER 兰州的一名记者深有感触地说。兰州日报社作为韭黄开镰节的发起单位,每年都派出强大团队对张家大坪村的韭黄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报道,仅 ZAKER 兰州的直播观看人数每届超 20 万人 / 次,让张家大坪村成为一个乡愁记忆的地方,进一步深化了农旅融合、产业融合,使乡村旅游发展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 西固区连续四年专门为‘金皇后’的‘出阁’举办一场大型盛宴——开镰丰收节。这一天,村民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在霍霍磨刀声中唱起劳动号子,让生活都是满满的仪式感。" 市民张先元说,他每届韭黄节都是骑自行车来的,不仅能和大家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品尝隆冬鲜味,更主要的是感受这个古朴村落的魅力。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兰州市西固区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立足特色资源禀赋,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大力实施产业强村战略,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旅游稳步发展,富民产业提质增效,全区农村经济呈现出动力强、产业旺、后劲足的大好局面。而勤劳的张家大坪人民用智慧与汗水也换来丰硕收获,培育的 " 金凰后 " 品牌已驰名全国,被中国农科院专家誉为 " 全国品质最好的韭黄 "。金色的阳光承载着金色的梦想,金色的韭黄带来了金色的生活。目前全村韭黄种植面积已达 600 多亩,年产量 100 万公斤以上。另外倡导村民严格按照古法种植树立品牌意识,提高韭黄品质,让其真正成为民众餐桌上的 " 宠儿 "。此次开镰节的成功举办,再次掀起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高潮,将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品牌带动和文化传承,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 " 西固样板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董永前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相关标签

乡村振兴 兰州 山东 脱贫攻坚 张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