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市光明区司法局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优势,统筹整合法律服务资源,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全面深化涉企法律服务,打造了光明区科创及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队,为企业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助力光明区营商环境不断提升。
" 法律医生 " 为企业合规管理把脉控风险
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是企业内部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加强合规管理是企业控制其它风险管理的前提。10 月 12 日,光明区科创及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队走进一家精密机械公司开展法治体检。
" 知识产权不仅仅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更是抢占市场、争夺交易机会,保护企业在商海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强有力武器。" 法律服务团队介绍,随着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发展,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该公司未实质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股东会未设立可执行的议事规则,未外聘法律顾问及设置法务、风控部门,法人治理结构较不完整。
针对这种情况,法律服务团队一一罗列了该公司可能遇到的风险点,提醒该公司注意交易安全。如公司应当尽可能建立知识产权资料库,对知识产权的研发记录、缴费记录、知识产权合同、权利证明文件、著作权原始载体等资料注意保存。最重要的是,建立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服务机构,健全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
截至目前,科创及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队挂点联系企业 308 家,其中 259 家企业没有自身法务部门或专业的法律顾问。由于企业法律风险具有隐蔽性强、发生频率高、影响大、范围广、情况复杂、治理成本高等特点,往往不容易被企业发觉和重视,上门 " 体检 " 帮助企业懂法、守法、用法格外有意义。法律服务团队通过提出有效控制和管理法律风险的方案,为企业降低和避免法律风险提供了决策参考,受到了光明区多家企业的好评、点赞。
公共法律服务化解劳资矛盾
10 月 15 日,光明区一家电子厂的 5 名工人代表找到科创及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队寻求帮助。原来,他们工作的单位需要将 16 名工人安排至遥远的外省工作。工人们担心调换岗位会让薪资降低,而且被调离到那么远的地方工作,部分工人希望公司能给予一定补偿,还有几个工人表示不愿跟随公司前往外地,希望公司按劳动法规定标准支付经济补偿。
法律服务团队与现场工作人员了解清楚事情原委后,一方面引导工人们理性维权,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方面搭建工人与工厂的沟通交流平台。工作人员向工人们说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可根据生产经营情况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的,经审查用人单位证明生产经营情况已经发生变化,调岗属于合理范畴,应支持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未约定工作岗位或约定不明的,用人单位有正当理由,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合理地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属于用人单位自主用工行为。判断合理性应参考以下因素:用人单位经营必要性、目的正当性、调整后的岗位为劳动者所能胜任、工资待遇等劳动条件无不利变更。
经过沟通协调,工人们向工厂提出合理诉求,工厂相关负责人也同意给予员工 2 个月的适应期,适应期内员工工资将按照现部门平均工资结算。对于协商结果,工人们纷纷表示满意。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法律服务质量
除了日常工作中的经验累积,科创及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队还不定期组织开展知识讲座、交流分享会,不断更新全体法律顾问专业知识库,以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提升为群众、企业服务的能力。
10 月 20 日,一场线上主题分享活动在光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火热展开,活动中,科创及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队围绕《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亮点与举措,结合丰富的企业法律服务实践经验与法律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向光明区全体法律顾问进行分享交流。
11 月 11 日,科创及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队参与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专题培训。课上,主讲人就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摆位、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政府安全监管定位和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专题解读。通过本次学习,法律服务团队将在走访工作中,同时提醒企业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推动实现安全发展。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司新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