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道交案件审理流程?
怎么优化鉴定程序缩短道交案件处置时间?
怎样才能使道交案件伤者尽快得到赔偿?
这些,都是道路交通案件处置中的
重点和难点。
针对道交纠纷非诉化解中,因人损伤残等级不明难以达成调解的问题,无锡中院经深入调研,联合市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银保监分局等单位于 2021 年 10 月共同出台《道路交通事故非诉鉴定工作指引(试行)》,在全省创新启动道交非诉鉴定机制,就道交人损非诉鉴定的责任单位、工作流程、费用负担、时间节点、意见适用等问题提出十七条具体举措,有效前移鉴定环节,实现调裁全方位、深层次、常态化衔接,道交纠纷非诉处理由此进入快车道。
新吴区作为试点,先行先试。
道路交通案件诉前就能调解吗?
" 请大家查阅笔录,没有异议的话就依次签字。" 在新吴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调解工作室内,人民调解员吴希正在主持一场道路交通纠纷的调解工作。
今年 5 月,唐某与蒋某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唐某骨折。经交警部门认定,唐某与蒋某对本次事故承担同等责任。
10 月 26 日,无锡市新吴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新吴法院调解工作室接到唐某的鉴定申请。11 月 15 日,人民调解员组织开展鉴定鉴材确定、鉴定机构选择工作。质证中,双方对唐某伤情构成的伤残等级争执不下。
经调解工作室委托,11 月 25 日,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对唐某的伤残等级等事项进行认定。
12 月 1 日,人民调解员收到书面鉴定意见,及时将鉴定结果告知双方。唐某、蒋某及保险公司均对鉴定结论表示认可,唐某当即依据该结论对赔偿请求进行了变更。
经几轮协商,12 月 14 日,双方当事人来到新吴法院,在人民调解员的主持下达成调解。
伤者唐某:" 我上个月才来的法院,也没跑几趟,这个月居然就有结果了。说实话,我自己都没有想到,真心感谢所有人的工作!"
非诉鉴定机制是什么?
伤者唐某能够在申请赔偿的一个多月里就完成了鉴定质证、委托鉴定、结论出具、诉请变更、达成调解等多事项,靠的就是 " 非诉鉴定机制 "。
Tips:" 非诉鉴定机制 " 知多少
现今,道路交通纠纷较多,处理效率和结果对老百姓的影响较大。但道路交通案件处理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强,往往需要通过鉴定推进处置流程。
非诉鉴定机制是指针对交通事故中受伤人员的伤残等情况,经当事人申请,由交警队或人民调解委员会委托专业鉴定机构进行评定,后组织各方当事人根据鉴定结论进行诉前调解,从而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诉前,减少当事人诉累、缩短解纷时间。
工作遵循 " 线上线下相结合 "" 鉴定调解相结合 "" 非诉与诉相结合 " 三原则,在市政法委、无锡中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银保监分局等单位共同出台的《道路交通事故非诉鉴定工作指引(试行)》规范指导下完成。
" 现行机制下,纠纷从受理到委托鉴定不超过 20 天,根据鉴定结论到调解结束不超过 7 天。今年以来,调解工作室共受理 103 件非诉鉴定案件,其中 18 件已经出具鉴定结论,调解成功 9 件,调解成功率达 50%。50% 的调解成功率意味着将有 50% 左右的道交事故当事人不需要再打官司就可以获得相应赔偿。" 新吴区司法局副局长黄娅告诉记者。
(新吴区司法局副局长黄娅向媒体介绍非诉鉴定机制)
道路交通案件能够高效裁判吗?
" 全体起立!本案判决保险公司在 10 日内赔偿邹某医疗费、伤残赔偿金等各项损失共计 124320.80 元。" 在新吴法院科技法庭内,一起道路交通案件当庭宣判。
这起案件中,保险公司对非诉鉴定结论存有异议无法达成调解,案件通过 " 道交一体化 " 平台转入诉讼程序。从当事人提出鉴定申请的 11 月 4 日,到 11 月 29 日鉴定结果出具无法调解后的正式立案,再到 12 月 14 日该案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仅仅一月有余,这起存有争议的一审道路交通案件全部处理完毕。
" 以前,道路交通案件的鉴定工作全部是在诉讼中完成,现在把鉴定放在了诉讼之前,使得一部分纠纷在诉前就被化解了,还有一部分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也可以得益于明确的鉴定结论,处理起来更加便捷,能够较快地安排庭审,对于提升审判效率、高效解纠作用很大。" 新吴法院立案庭法官牛文冉说道。
(新吴法院立案庭法官牛文冉接受媒体采访)
下一步,无锡法院将联合公安机关及司法行政机关,进一步拓展道交案件非诉鉴定机制适用范围,走实为民司法路径,加强人民调解力度,大力推进道路交通事故多元解纷,促进纠纷的快速、便捷、低成本解决。
来源: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