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张锡娟)2021 年的最后一个周末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休息放松的快乐时光,然而,这个周末对于一部分人而言则是奔赴考场的日子。逐年递增的报考人数、热门院校极低的录取率、被标签化的 " 考研党 "......12 月 16 日,距离这场数百万人参加的研究生考试仅剩 9 天。
研路漫漫,考研是场拉锯战
每天不足 6 小时的睡眠,两天用完一支的中性笔,在无数杯速溶咖啡下,一个考研人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备考生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学生从刚进入大学校园就立下了考研的打算,备考周期也在逐渐拉长。许多人在大三上学期甚至更早就已经进入了备考状态,考研成为了一场漫长的拉锯战。
" 我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的考研,和身边有的同学比,我觉得我准备的已经不算早了。" 正在进行备考的刘同学告诉记者,考研的初衷一方面是想在就业时有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很多同学都在准备考研。江南大学有着许多和刘同学一样的在校考研生," 学校的学习氛围很好,每次在图书馆感到疲惫的时候,一抬头看见大家都在认真的学习,我就会更有动力!" 刘同学直言。
正在家中准备二战考研的小周告诉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无锡人,希望以后的工作也在无锡,但是因为本科所学专业受限,无法在无锡找到适合的工作,于是选择毕业后留在家中专心学习,进行跨专业的备考。" 我是在考研的前两个月临时换的专业,生物化学是我一直以来喜欢的方向,希望通过读研究生满足自己的做科研的理想。" 小周在学习的空隙告诉记者,在家备考的好处是作息很灵活,但长期处于独自学习中,偶尔也会对自己的学习产生质疑。
拒绝内耗,缓解焦虑靠自己
" 我曾经在楼道里背书的时候,看着一个女生背着背着就哭了,等我回到座位上拿纸想递给她的时候,发现她已经擦掉眼泪又开始背书了。" 谈及备考时的压力,刘同学表示有压力很普遍,但是想想自己已经坚持与奋斗了很久,还是决定继续埋头苦学。
当记者问起考研过程中最难克服的是什么时,小孙告诉记者:" 其实我没什么心理压力,考研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源于我个人的性格问题。日复一日繁重的学习会让我感到倦怠,这是我需要克服的最大的一个困难。" 谈及如何排解负面情绪,她告诉记者," 因为我身边也有和我一样进行二战考研的朋友,所以我比较累的时候会跟他们聊一聊,他们给我很大的支持,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 与其说是心理压力,我认为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心理内耗。在备考期间我经常会想自己是否能考上研究生,也会因为身边的朋友开始工作思考自己是否应该读研,思考这些问题会浪费很多时间。" 小周表示,在漫长的准备考研的阶段,常常会有一些负面情绪。还好家人对于她考研的支持会让她打消放弃考研的念头。在负面情绪比较多的时候,小周表示也会选择通过吃甜食以及和朋友聊天来缓解。
坚持到底,星光不负赶路人
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1 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近五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17 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 200 万人大关,达到 201 万。2021 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 377 万,5 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
考研进入倒计时,许多同学表示极易因为一点点不顺心的事就学不进去,导致白天胡思乱想,晚上辗转失眠。部分同学则处于高压状态下,认为时间不够用,该学的知识还没学完。因为备考心理压力太大,在考研的最后阶段选择放弃的人也不在少数。考研不仅是对知识储备的考验,更是一场意志力、执行力和心态的综合考量。
小顾在今年成功考上江南大学的研究生,对于最后的关键阶段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小顾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我想告诉 2022 届的考研人,最后的几天最重要的或许不是知识的摄取,而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让自己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之中,不断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让自己知道我一定可以上岸。考研前一晚上或许会因为焦虑、紧张,导致睡眠质量不好,那也不用过于紧张,努力平复心情,以饱满的状态迎接考试。坚持到底,一定会取得胜利!"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