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区光明街道碧眼社区成功获评 " 广东省五星级宜居社区 ",这是光明街道继光明社区、东周社区成功创建 " 广东省五星级宜居社区 " 后努力取得的新成果。今年来,光明街道围绕空间、环境、安全、文化、服务、管理等方面,全面优化社区居住环境,全力攻坚创文工作,合力共建住有宜居的光明科学城," 广东省五星级宜居社区 " 创建率已达 50%,位列全市第一。
聚焦党建引擎,创新基层治理。
街道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探索 " 红色物业 " 等党建联建新模式,构建社区党委领导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多元治理协同机制,以小区为单位组建 24 个小区党支部,覆盖 95% 以上的住宅小区;成立首批 12 个城中村物业综合服务中心,24 条城中村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进一步凝聚基层治理合力,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加大基础投入,提升居住品质。
光明街道全体上下凝心聚力、夯实责任,查找问题、精准发力,坚持补短板强弱项,聚焦社区空间环境提升、景观绿化、道路提升、停车场及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强基惠民项目 504 项,总投资达 5.39 亿元,城区面貌极大改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增停车位 3036 个,新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 400 余处、4500 个;整治 " 六乱一超 " 等问题 90000 余宗,清理卫生死角 1000 余处,市容环境卫生和公共文明秩序显著提升,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夯实基础。
建设平安光明,筑牢安全屏障。
街道重视加强各类安全隐患整治,狠抓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整治电动车、电气、燃气等消防安全隐患 12000 余条,火灾事故同比下降 8.33%;16 个老旧小区实现管道天然气全覆盖,共惠及 1752 户 5256 人;3 条考核城中村管道天然气总体点火率达 88.7%,总体进度全区第一;着力打造光明街道群众诉求服务大厅 " 光明模式 " 示范点,今年以来受理化解群众诉求 1028 宗,化解率 100%;联合街道、社区、网格、物业服务企业力量组建联合巡查队伍,今年以来城中村警情同比下降 26%。
打造社区特色,推进民生福祉。
民生无小事 , 枝叶总关情。街道以 " 文化 +" 塑造特色城区,成功举办首届草地音乐节,成立 " 南国红豆 " 粤剧社团、美丽翠湖合唱团、" 心向光明 " 读书会、" 毛毛虫悦读 " 等;拥有全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多、功能最齐全的 24 小时不打烊 " 政务 E 站 ",在全区率先将党建 520 共享服务站设立为 " 逆行者安心屋 "。聚民心集民意解需求,开展各类为民服务活动 380 余场,惠及群众 33000 余人次;投入 1138 万元,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 212 个,覆盖老年人、青少年、亲子家庭、残疾人等不同群体,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王涛 通讯员 邓怡斐 魏嘉贤 丘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