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80 后胡先生(化名)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通过 20 多周的优化治疗,体内产生了表面抗体,实现了临床治愈,这让他激动不已。记者了解到,很多慢性乙肝肝友长期抗病毒治疗,对 " 自己患有乙肝能不能治愈 "" 哪些患者还有治愈的机会 " 这些问题非常关注。专家表示,目前乙肝完全治愈是难以实现的,但乙肝临床治愈标志着慢乙肝的持久免疫学控制,是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的理想的疗效指标,是可以实现的。
半年临床治疗让他告别 " 药罐子 "
胡先生是一名 80 后,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家庭十分幸福。而他一直有个心结,28 年前胡先生检查发现了乙肝标志物阳性,从而得知自己感染了乙肝病毒,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加之各方面条件受限,一直也没有规律复查。随着时间的推移,胡先生对乙肝病毒的了解增多,特别是看到网络上的乙肝晚期并发症,他逐渐意识到了乙肝治疗的重要性。
胡先生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中山七院感染科,找到科主任陈友鹏寻求帮助。陈友鹏结合胡先生的情况和检测的结果,综合评估后,认为他是可以实现临床治愈的 " 优势人群 ",当即给他制定了目前可能达到治愈的最优方案,并细心与他交流沟通。最后,胡先生同意了方案,每周一次接受长效干扰素治疗,并定期复查,治疗的过程中,陈友鹏团队密切观察胡先生各项指标的变化以及副反应,并适时对症治疗为他保驾护航 。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仅仅经过 20 周的优化治疗,他的乙肝表面抗原已转阴。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完成 24 周治疗之后,胡先生的体内产生了表面抗体,也就是说,他的乙肝已达到临床治愈——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 " 获得金牌 ",这让胡先生激动不已!
为了表达对中山七院感染科团队的感谢,以及鼓励更多的乙肝患友积极面对疾病,早日治疗早日康复,胡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书写了一封感谢信与大家分享他治疗的心路历程。
乙肝临床治愈不再遥不可及
我国是肝炎大国,现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超过 1 亿人,慢性乙肝患者约 2800 万— 3000 万例,接近全世界总数的一半。随着病情的进展,相当一部分患者最终将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除了疾病的困扰、常年治疗的经济负担,乙肝歧视亦成为每个乙肝病人绕不去的 " 大山 ",在面临求学、应聘、择偶、生育等人生大事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痛。
2019 年发布的新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首次提出乙肝 " 临床治愈 ",乙肝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 HBV 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细胞癌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对于部分适合条件的患者,应追求临床治愈。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意味着已经完全摘掉了慢乙肝这顶沉重的 " 帽子 ",不再需要依赖任何抗病毒药物,患者今后肝癌的发生率也将极大降低。
什么是乙肝治愈?慢乙肝有两种治愈类型——完全治愈(又称病毒学治愈)和临床治愈(又称功能性治愈或免疫学治愈)。完全治愈是指血清 HBsAg 检测不到,肝内和血清 HBV DNA 清除,血清抗 -HBc 持续阳性,伴或不伴抗 -HBs 出现。然而由于 cccDNA 持续稳定存在,且目前缺乏针对 cccDNA 的特异性的药物,因此完全治愈难以实现。临床治愈,又称乙肝功能性治愈,指经过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停止治疗后仍保持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伴或不伴有乙肝表面抗体出现)、HBVDNA 检测不到、肝功能指标正常的状态。
通过对大量临床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发现,高载量的 HBVDNA 水平对肝癌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积极抗病毒治疗是预防肝癌发生的重要手段。对于已进行抗病毒治疗、实现 HBVDNA 转阴的患者来说,HBsAg 水平与肝癌发生率呈正相关。与低水平 HBsAg 人群相比,实现乙肝临床治愈(乙肝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的人群可进一步显著降低肝癌发生的风险。
实现临床治愈后还需继续随访
相关研究数据结果表明,有望实现临床治愈患者的特征主要有:年龄较轻;女性;HBeAg 阴性;治疗前 HBsAg 水平较低,通常低于 1500IU/m;乙肝病毒载量中低度复制;治疗过程中 HBsAg 下降较快,治疗 3-6 个月,HBsAg 下降 10 倍以上;基线或治疗过程中 ALT 高水平;无乙肝家族史。
目前有多种临床方案帮助乙肝患者实现临床治愈,比如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与干扰素换用 / 加用等方案,临床研究结果显示:HBeAg 阴性,HBsAg 低于 1500IU/ml 的患者接受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联合长效干扰素、或者序贯长效干扰素等治疗后,临床治愈率可达 30%-35%。综上所述,乙肝临床治愈不是遥不可及,部分肝友有机会可获得乙肝临床治愈,具体选取何种方案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与口服药相比,干扰素治疗法短期内费用较高,副作用也比较明显,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有经验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合理地应对患者治疗中出现的各种副反应。建议大家相关治疗需要在感染科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当达到临床治愈后,虽然乙肝表面抗原清除了,但乙肝患者细胞核内 cccDNA 未被清除,仍存在乙肝病毒再激活或发生原发性肝癌的风险,因此 " 金牌选手 " 仍要继续来到感染科随访复查。
中山七院感染科建议,市民在体检时,应该注意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的检查;同时要增加对乙肝传播途径的了解,不要歧视乙肝患者;乙肝患者要积极治疗,因为乙肝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是临床治愈的。即使有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也有逆转和治愈的机会。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的小伙伴,一定要按时服用药物(特别是抗病毒药物),必须遵从医嘱定期复查,如果有换药的需要,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坚决不能私自漏服或者停药。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高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