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12-20
聚焦“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十届中国南方智库论坛在穗召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 我们有信心,广东十年后的农村会成为都市人向往的地方。"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顾幸伟这样描述广东乡村振兴工作的未来愿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是 " 十四五 " 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元年,下一步该如何建设美丽乡村 ? 如何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 ? 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村城乡融合发展 ? 日前,第十届中国南方智库论坛聚焦 " 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 " 主题,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广州主会场现场。

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

实现城乡双向流动

" 过去几十年一直在强调城市化,即使我们发展到 70% 城镇化,还有五六亿人口在乡村,乡村振兴非常重要。" 广东省社科联特聘学术顾问、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在 "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 的主旨演讲中如是说道。他认为,乡村的共同富裕需要通过乡村振兴来实现," 一个贫困的农村再美丽也跟人毫不相关,太穷了,人留不住。" 在他看来,共同富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只有共同富裕才能吸引人和留住人。然而农村面临资源单向流出性衰败巨大的困局," 农民大多外出进城打工,进城和成为城市居民还是大多数农民的中国梦。" 他指出," 城市汇聚更多的资源,单纯的政府帮扶不足以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一旦政府的投入减少或停滞,很多农村可能重新返贫。"

如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很关键。" 财产性收入的差距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也是一个根本原因。"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提及,"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 陆丰县去年拿出 44 个自然村搞民宿招商,签订了 480 亿合同,需求非常旺。"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顾幸伟在介绍广东乡村振兴的主要成效与基本经验时提及通过释放宅基地使用权,增加农民财产收入的做法。郑新立也表示把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和建设用地加以利用,会产生巨大的财富效应,建议形成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全国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农村、农民就凭借他们富裕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通过全国土地的市场、建设用地市场来加以调节,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表示,目前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人才短缺就成为乡村振兴最大的瓶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认为,打造一支德才兼备、本领过硬的乡镇干部队伍是确保乡村振兴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重要支撑。他建议将建立乡镇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和行动纳入 " 十四五 " 规划,科学制定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增强培训效果、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倒逼素质能力提升、构建长效激励机制确保队伍稳定,助力乡镇干部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郑永年认为,只有实现城乡的双向流动才能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返乡是中国数千年农耕文明的特色,也是城市居民的中国梦。" 目前城市户口制度已经在松动,容许农民成为城市居民,但我觉得也要容许城市居民返乡,再一次成为农民,把文化、资本带到乡下去。" 他提出,目前应科学统筹政府、社会资本、农民之间的关系,通过系统化的制度规制和政策引导,推动城乡资源实现双向流动,助推乡村可持续发展。

数字技术助力农业转型

" 无人农场 " 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途径

《" 十四五 " 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里提出,要建设智慧农业,推进数字赋能全产业链的协同转型,加快发展智慧农业。与会多位专家认为,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将成为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助力。

" 在农村,年轻人都进城了,谁来种地?我们用无人驾驶农机,以产业无人农场的技术来种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展示了 " 无人农场 " 的关键技术,一台无人驾驶的旋耕机,从机库里自动开出,到田间放下旋耕机,走直线,掉头、对行,比人开走得还直。罗锡文用了五句话概括 " 无人农场 ":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产过程实施全监控,智能决策全无人。

罗锡文介绍," 智能农机是关键,无人机作业前要了解病虫草害的情况,它缺不缺肥、要不要打药、要不要灌水? 2019 年在广东罗定早稻生产中,可以节省肥料 28%,这是一个很好的数据。" 他表示,实现数字农业可依托生物技术、智能农机和信息技术建设的无人农业等重要途径,尤其应充分利用智能农机建设这一重要的物质支撑,将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和智慧化管理融为一体,推动无人农场建设实现迭代升级。

当前,农业农村数字化进程加快,乡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为 23.8% 左右,农业数字经济产值规模为 5778 亿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介绍,农业农村领域数字经济发展最具代表性特征的是电商,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 4000 亿的规模,农村电商总规模接近 2 万亿。他认为,未来发展农村数字经济的重点在乡村新基建、乡村产业数字化、数字技术对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治理、服务等全面渗透等方面,这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的重要途径。

打造农业品牌

推动农产品加工工业现代化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现场连线发表演讲时提出,新发展阶段的农业工业化,内涵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加工制造为核心,从广东的情况看,发展现代化农业和推进乡村振兴,重在发挥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发展的突出优势,加快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广东有条件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形成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结构变革正在加速融合,正在催生农业工业化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广东在推动农业工业化面临哪些重大任务?迟福林表示需推动农产品加工工业现代化。他提出,广东可借助广交会、高交会、海丝博览会、中博会等品牌展会扩大广东农产品加工业的国际国内影响力," 粤字为号 " 的农产品应成为国际知名品牌。鼓励制造业与农业有机融合,重在提升农业机械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动农业与食品产业向精细化管理转型。支持鼓励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对接珠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为需求。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斌伟在介绍 " 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广东探索及经验启示 " 中,介绍了通过资金和产业的帮扶机制,拓展产业链条的经验。饮料 " 刺柠桔 " 就是广东与贵州协作打造的网红产品。利用贵州生产的刺梨,通过政府和贵州扶贫资金的投入和相关科研机构的研发,打造出 " 刺柠桔 " 明星产品,形成了百亿元的产业。

" 西部农村和农民要脱贫,关键是产品要卖得出、要卖得好。" 王斌伟还介绍东西协作中构建生产消费帮助机制的广东经验,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和西部的资源优势,推进了 " 西货 " 出山进粤。据他介绍,2019 年 7 月,在广东挂牌了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不到两年时间,西部 57 个消费扶贫专馆,经营额度超过 3.8 亿。

迟福林在作论坛点评时指出,广东在农业转型升级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可在智慧农业、绿色农业、数字农业等方面挖掘更大潜力;在城乡融合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可在实现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加大力度;在城乡一体化方面取得一定突破,但在土地流转、集体经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仍需深化破题;农业品牌已经开始形成并取得广泛影响,可继续在标准、规则、规制、管理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提升,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实现新突破、创造新经验、铸就新辉煌。

采写:新快报记者杨喜茵 通讯员周伟

相关标签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广东 培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