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世界精神卫生日 " 的活动主题是 " 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 ",国家卫健委呼吁社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今年,教育部在对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的答复中明确提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 一系列消息让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成为社会焦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面对如今日益增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医疗机构等在及早干预方面正在进行哪些努力?学校建设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中心是否能够发挥作用?24 小时心理健康热线的背后又有哪些值得深思的故事?家长应如何养育和保护孩子?近日,记者走访了学校、医院,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学校积极建设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近日,在泰安市实验学校,一场旨在提升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培训活动顺利举行,学校正式聘请市心理学会会长担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顾问。这次活动让学校心理咨询教师程文娟很有感触,她说:" 我们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的打造,我相信这项举措一定能够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干预工作的效果。"
自 2005 年进入泰安市实验学校工作以来,程文娟担任着班级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工作。几年前,在学校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她通过考试拿到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并由此开始担任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心理咨询教师。" 平时除了备课、讲课,我一般就会待在咨询室里。相对来说,小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更为单纯一点,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他们寻求帮助时更多的问题是‘考试没有考好怎么办’‘不想上学和上课’‘同学们起外号是不是不好’之类。" 程文娟说,平时主动来到咨询室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平时在班级里,班主任会随时观察、了解孩子们的心理情况并及时鼓励、开导他们,如果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孩子的行为特别极端,才会把他们带到心理咨询室。
在泰安市实验学校教师韩笑看来,由于低年龄段的孩子们都有很明显的 " 向师性 ",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自己必须注意言行举止,小心呵护学生的心理,同时也要找到与孩子们融洽相处的方式,以鼓励、分享代替说教。" 在我们班上有一个比较多动的孩子,纪律性较差,课上会对其他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后期的家访中,我了解到孩子平时缺少家长的陪伴,经常作出一些举动来渴望被别人关注。" 韩笑说,找到问题的原因后,她与家长以及各科教师进行了沟通,找到合适的方法对待这名学生,现在他的情况正在慢慢变好," 这只是一个个例,但也足以说明重视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几年学校里的许多班主任、任课教师都会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心理知识,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希望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帮助。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学生 " 疗伤 "
在意识到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之后,许多学校都开始相继成立心理咨询室或者打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据《中国青年发展统计报告(2020 年)》,全国已经有 88.1%的高中阶段学校拥有心理辅导室。学生是否能够因此获得更为专业的帮助、走出心理困境呢?泰安实验中学润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心理教师司燕文的内心有着肯定的答案。
泰安实验中学在建校伊始便按照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标准设计建成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了宣泄室、音乐疗愈室、谈话室等,大学学习心理学专业的司燕文在学校正式投入使用后来到这里,成为了一名专职的心理教师。"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从未成年迈向成年的蜕变期,也面临着高考择校以及未来择业的压力,迷茫、焦虑、不安、自卑、孤独等情绪也逐渐增多,我们希望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树立一个积极阳光的心态。" 司燕文说,中心每个学期的工作包括全校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开展班级心理委员、教师、家长培训,举办心理健康节和心理健康专题活动,组织包括励志、解压、生涯规划等内容的心理健康讲座,针对教师需求进行教师沙龙等,还有就是针对学生出现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积极干预和正确引导,防止他们出现心理危机甚至发生极端事件。
" 在宣泄室,学生可以用拳击手套或者充气棒‘猛揍’橡皮人,起到宣泄负面情绪的效果。" 司燕文," 沙盘也有很大的作用,沙盘内的摆放呈现甚至是摆放动作,都藏着学生当下心理状态的‘秘密’,老师用沙盘的方式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分析后对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释放压抑和负面的情绪 "。曾经有一次一位家长主动找到司燕文,由于孩子假期在家时沉迷于网络导致成绩明显下降,专门学习过沙盘游戏的司燕文带领学生通过摆放沙具,正向地引导她认知真实的自我,更好地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从而鼓励和激活学生的心灵自我治愈能力。" 没想到做完游戏之后,这名女生抱着我哭了起来,之后她的心态越来越好,成绩也稳步提升。" 司燕文说。
心理援助热线曾救下轻生少年
作为与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 " 直接 " 对话的人,泰安市精神病医院社防科护士长颜敏意识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2019 年 10 月 21 日,市精神病医院成立了号码为 0538-8880120 的 24 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并将一号座席设置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专线席,由医院 6 名专业人员担任专职接线员。
" 我们心理援助热线自上线以来,共接到 2014 个咨询热线,其中有 249 个热线是青少年自己打来的,最小的年龄是 10 岁,大家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业、交友、亲子、校园欺凌、性别认知等多个方面。" 颜敏说,很多时候,自我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成年人的关注程度都影响着青少年的精神状态,如果不加以干预和引导,就很容易发展成心理疾病。"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个孩子的来电,其中一个孩子已经出现轻生的念头,我们一边进行专业疏导,一边第一时间联系警方协助,最终成功将其救下,避免伤害的发生。我们很庆幸在他们在面临困境、无助挣扎时选择了寻求我们的帮助。" 颜敏表示,在这之后,他们在为青少年提供咨询服务时也更加关注提升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和抗压能力。
颜敏介绍,孩子是社会单位中最敏感脆弱的部分,在社会的剧烈变化中,孩子也是最需要关注和保护的部分;而且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性问题,是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学因素一般很难预见,环境因素是相对容易观察和干扰的对象,家庭是其中最不容忽视的一环,在他们遇到的情况中,心理出现问题的孩子背后往往是一个 " 问题 " 的家庭。
" 我们曾接到一位父亲的求助电话,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家庭很幸福,孩子心理也绝对没有问题,我们就是不明白他为啥就是不懂事、不想上学’。让家长接受孩子‘心理有问题’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他们很难与孩子共情,甚至会把孩子因为心理上有障碍而出现的生理性应激反应当成‘孩子是装的’,这样会让情况越来越糟。" 颜敏说,另外," 双减 " 政策的落地传达出了积极的信号,有利于减轻青少年的负担,增进家庭关系,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专家提醒 " 少年的烦恼 " 并非只是胡思乱想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今年 3 月份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 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 24.6%,重度抑郁检出率为 7.4%;《2020 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接近 40%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 青少年的心理疾病表现较为多元,往往以抑郁症为主,还有焦虑症、强迫症以及学习障碍、人际关系障碍问题。一部分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出了问题,甚至会主动要求家长带自己进行心理咨询,也有一部分孩子初期意识到了问题,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直至逐渐出现了社会功能损害,这才引起家长、老师的关注。这些都不是他们的胡思乱想。" 市精神病医院病区主任张荣荣告诉记者,心理问题并不是 " 心里 " 问题,而是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可以是作为,比如好动不拘、无定性、注意力很难集中等,也可以通过不作为表现,比如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对周边变化无动于衷等。通过与家长、同学谈话交流等日常的人际交往很难识别这类问题,或者即使有所察觉,也很难解决。
至于青少年心理疾病如何治疗,张荣荣表示,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需要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比较严重的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比起治疗,帮助青少年摆脱日常生活中的负面情绪才能防患于未然。" 张荣荣建议,作为家长,首先要允许青少年出现负面情绪,发觉孩子有负面情绪后,避免慌张,甚至抱怨。父母最应该做的,首先要接纳、理解孩子的各种情绪,并帮助孩子寻找负面情绪的来源,帮助孩子解决引起负面情绪的压力源;同时鼓励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增强情绪调节能力。" 青少年自身对负面情绪、压力的认识和解决能力不足,需要由父母、老师、社会等参与和帮助。父母也要从小培养孩子调节负面情绪、缓解压力的能力。" 张荣荣说。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丽宁 美编 石帆 编辑 陈奕如 审核 聂艳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