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1 日,恰逢冬至节气,冬至阳生春又来。兰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兰州大剧院隆重召开。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 325 名人大代表,肩负依法履职的重任,承载全市人民的嘱托,齐聚一堂,为系统推进兰州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是 " 十四五 " 开局之年。历史的刻度,透射出这次会议非同寻常的意义。经过严格的扫码、测温、消毒等防疫流程后,参加会议的代表,意气风发、精神饱满,满怀着责任和憧憬,陆续走进会场,履职责,献良策。
兰州大剧院灯光璀璨,气氛庄重热烈。主席台上,金色的国徽熠熠生辉,十面红旗鲜艳夺目;主席台下,代表们有序入座,翘首以盼。上午 9 时整,在庄严嘹亮的国歌声中,大会开幕。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市长张伟文走上报告席,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隆冬寒意浓,盛会春意暖。在一个半小时的报告中,张伟文讲了四部分内容:一是过去五年工作回顾;二是今后五年目标任务;三是 2022 年工作安排;四是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台上言语铿锵、振奋人心;台下目光炯炯、精神振奋。与会代表们时而凝神倾听,时而认真记录,热烈的掌声多次在会场内响起。
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了五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五年来,我市经济实力持续攀升,发展动能明显增强,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民生事业加快发展。预计地区生产总值从 2016 年的 2207.4 亿元增加到 2021 年的 3244 亿元,年均增长 5.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 29661 元、10391 元增加到 43364 元、16117 元,年均增长 7.9% 和 9.2%。累计投入扶贫资金 70 多亿元,打赢脱贫攻坚战,4 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256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1.79 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累计新增城镇就业 45 万人,输转农村劳动力 138 万人。开建棚户区改造项目 100 个,惠及群众 9.4 万户、30 多万人。
报告擘画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坚决扛起 " 先发力、带好头 " 的使命担当,落实 " 强省会 " 行动战略,重振 " 兰州制造 ",系统推进兰州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完成 " 十四五 " 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力争到 2026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4000 亿元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56000 元和 21000 元。
一组组数字,一件件实事,一项项业绩,无不凝聚着全市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一项项目标任务,一项项措施方案,写满了我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新作为。报告声声入耳,句句入心,部署任务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响彻会议大厅,掌声中传递着代表们的共鸣和振奋。既是对过去五年成果的肯定,也是对今后发展的期盼。
政府工作报告既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也是民生事业发展的推进器。走出会场,代表们或分享经验,或交流感悟,或共话未来,无不是信心满满、斗志昂扬,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全面透彻,提出的目标任务清晰明确。他们纷纷表示,将在追梦路上,撸起袖子加油干。
梦想在前,使命在肩。市人大代表张建忠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244 亿元,同比增长 5.5%。作为民营企业,明显感受到我市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新兴领域动能增强,民生实事加快推进,社会发展大局稳定,进一步彰显了兰州市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够持续有效地优化营商环境,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贡献力量,重振兰州辉煌。
市人大代表杨媛表示,认真倾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对兰州未来五年的发展非常期待,也非常有信心。杨媛关注的是老旧小区物业入驻和同 " 三胎 " 相关政策的落地,她特别期待 " 三胎 " 政策能够更好得以落实,以提高兰州的人口出生率。
市人大代表杨立岭说,政府工作报告催人奋进。2022 年,城关区将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面实施 " 强三优二精一 " 产业发展战略,创新建设高质量产城融合现代化中心城区。大力发展高端商业、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三产提质增效。
征程万里风正劲,扬帆起航再出发。一张崭新的考卷已摆在了人大代表面前,一切等待着他们用辛勤履职的成就去挥洒书写。相信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责无旁贷落实 " 强省会 " 行动战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聚精会神、奋斗追赶,系统推进兰州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兰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崭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责任编辑丨胡淼山
值班主任丨韩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