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肥城市仪阳街道办事处的鹿家沟村,地处丘陵地带,四面环山,村民浇地难,曾经一度靠天吃饭。
在这里,打井浇地是鹿家沟老百姓一直追寻的梦想。省派 "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 工作队仪阳小队驻村以来,始终以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为抓手,致力于把工作队打造成政策宣传的主阵地、服务群众的主力军、乡村治理的主战场,以更大力度、更实的举措,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事、难事和愁事。
12 月 21 日,记者一行驱车来到鹿家沟村,村民们翘首以盼的打井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加快建设中。
" 这眼井打了一个多月了,今天应该能结束。" 省派 "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 工作队仪阳小队驻鹿家沟村工作组组长杨杰每天都忍不住过来看下这眼 " 幸福井 "。他告诉记者,工作队入驻后对群众反映事情十分重视,及时与办事处及村 " 两委 " 对接研究,多次调研,多次筹划,通过对上争取与村级自筹相结合的方式,于今年 11 月在村南、村西南及村北耕地附近,实现招标打井 3 眼。
一眼水井,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今年 65 周岁的村民李庆坤如往常一样,来到打井处观看。" 我过来看看进度,盼着这井尽快打完,老百姓早点用上。" 李庆坤跟记者边聊天,边盯向打井施工处。" 有水就幸福喽,太感谢省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的同志了,我们盼这一天盼得太久了,还记得 2019 年大旱那年,花了 200 多块钱成本,最后仅收 126 斤小麦。" 李庆坤说,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有了这几眼井,生活更有盼头了。
阡陌麦田,希望无限。据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可辐射鹿家沟村 800 亩耕地,每亩耕地小麦可达到 1000 斤,玉米可达到 900 斤左右,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听着轰隆隆的钻井声,老百姓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后期将埋设部分 PE 管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土地生产效益。
对省派 "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 工作队仪阳小队的好评和赞赏不仅在鹿家沟村发生着。
走进董家南阳村,家家户户都有一口 " 已退休 " 的储存水地窖。据董家南阳村党支部书记董明义介绍,董家南阳自来水管建成于 20 世纪 90 年代,老化破损,跑冒滴漏严重,供水困难而且水费高,时间还不能保证,给群众吃水用水造成极大不方便。
工作队驻村后,老百姓多次反映吃水问题。工作队队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把解决董家南阳吃水问题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工作队跑水利部门了解政策,找水利专家制定方案,经党员和群众大会研究通过,项目 7 月份顺利招标,11 月份全面竣工。新铺设自来水管网主管道 1 万余米,入户管道 3 万米,新建蓄水池 1 处,机井房 1 处,安装水表 450 块,彻底解决了村民吃水问题,另安装净化饮水机两台,满足了村民更高品质用水的需求。
缺水,不仅影响生活,还影响着幸福。" 再也不用担心没水吃了,感谢党,感谢国家!" 今年 72 岁的董德忠老人激动地说。" 之前每隔 10 天放一次水,冬天怕结冰,夏天担心有虫蝇,用水一直小心翼翼。" 村民周光芬说,现在拧开自来水就能用,真是太开心了。
如今,看着清悠悠的自来水汩汩涌出,水窖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很多村民都已经填埋或废弃。
" 老百姓关心的事,就是我们工作发力的地方。" 省派 "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 工作队仪阳小队队长张志良说道。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省派 "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 工作队仪阳小队将在学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 " 悟思想 " 中强化理论武装,在 " 办实事 " 中彰显担当作为,做解决问题、造福群众的行动派和实干家,全力助推驻地乡村振兴。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毕凤玲 摄影 陈阳 编辑 陈茂荣 审核 晁彤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