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3 日 10 时,罗湖 " 双周发布 " 举办高交会专场,罗湖区科创局联合深圳城安软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铂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榕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科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 4 家企业共同带来 " 焕新罗湖 智创未来 " 主题发布。
当天,罗湖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张琳表示,12 月 27 日 --12 月 29 日举办的高交会上,罗湖区展位位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9 号馆 9C50 号展位,共 204㎡,15 家具有代表性的重点企业参展,其中既有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重点企业,如科荣软件、软通动力,又有大健康领域的企业易普森智慧、星银医药,还有安全节能环保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城安软通、联合蓝海等。
张琳介绍了罗湖区科创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规划取得重大突破。大梧桐新兴产业带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信息技术产业,被列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创新节点,成为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核心载体。其中在清水河布局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在东晓布布局深圳市生命健康产业基地,在莲塘布局深圳市互联网产业集聚区。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十三五 " 期间,罗湖战略性新兴企业数量和营收增至近 600 家、1300 亿元,较 2016 年增长了 200%、333%。2020 年底,战略性新兴企业营收超 100 亿元的 2 家,营收超 10 亿元的有 20 家,超 1 亿元的 91 家。企业纳税超 1 亿元的有 4 家,超 5000 万元的 6 家,超 2000 万元的 18 家,超 1000 万元的 30 家。 作为 " 十四五 " 开局之年,今年仅前三季度战略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1.7%。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罗湖国高企业数量显著提升。截至目前,罗湖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达 450 家,较 2016 年增长 161%。规上国高企业 162 家,占国高总数 36%。
在专利方面和创新载体方面的成绩也极为瞩目," 十三五期间 ",罗湖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 1130 件增至 2437 件,增长 115%。三种专利授权量从 3637 件增至 8616 件,增长 137%。
十三五期间,罗湖辖区创新载体数量实现翻番,达到 85 家。截至目前建成 6 个省级院士工作站,4 个市级院士工作站。
重点企业相继落户罗湖。现今,罗湖相继引入恒力石化华南销售有限公司、深圳市宏翔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闻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
十三五期间,罗湖累计引进 70 家营收千万级重点科技企业,45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4 家成长性企业,新型研发机构 6 家。
企业服务形式多样。从罗湖区领导到基层街道,为做好企业服务,罗湖区不遗余力,定期走访与动态回访相结合,组织开展企业联络人拓展、老总沙龙等活动,为辖区企业服务超过 3500 家次。罗湖区的科技金融体系逐步完善。罗湖先后与 25 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科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推动企业服务专业化。同时,还与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高新技术行业协会等专业机构合作,累计举办培训辅导 100 余场次,每年联系服务辖区科技创新企业超过 600 家 / 次。
协同创新引领城区转型发展。罗湖区注重加强深港合作,激活创新发展动能。一方面加强与香港互通互联,聚焦研发服务、检验检测、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换、专业咨询等领域推动建设科技服务业合作区。现今已经建成广东省 " 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 尚创峰孵化器,依托莲塘国家级众创空间中科美城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深港创意设计中心。
另外一方面强化深港产学研合作,推动设立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罗湖),支持粤海水务与香港大学等知名高校组建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联合创新中心,引导粤海控股集团与香港知名高校合作,建设水务研究院和水务创新生长与测试基地。
在科普方面,罗湖区的工作卓有成效,先后打造 " 六个一 " 品牌,举办 " 粤港澳无人机大赛 ",年均举办 80 余场的 " 罗湖科普行 " 深入民心。现今罗湖区已经建成科普 E 站 33 个,排名广东省第一,在全市率先编撰区级科普读本《罗湖科普读本丛书》。
" 十四五 " 期间,罗湖区的产业发展将如何布局?张琳介绍,罗湖区将重点布局 "7+1" 产业集群——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终端、数字创意、现代时尚、新材料、大健康、安全节能环保等 7 大产业集群和区块链 1 个未来产业。具体来说,将重点发展 "3+1" 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材料 3 个战新产业和区块链未来产业。
罗湖也将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领作用、导向作用。科技创新产业政策资金安排 4 个亿,专门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同比增幅达到 300%;引导广大企业围绕 " 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价值链 " 四链协同发力。 构建 "1+3+N" 产业政策体系。 "1" 即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3" 即招商引资、总部经济、营商环境的普惠性政策措施 ,"N" 即具体专项政策,聚焦重点产业及片区,制定专项政策。
罗湖坚持招商引资和培育孵化相结合。罗湖将与投融资机构联动,举办罗湖区引导基金子基金招商推介会。与物业方联动,举办联合招商会,建立联合招商目标项目储备库。
实施大型知名企业的支持政策 + 战略新兴产业孵化培育。对园区运营单位、行业协会承办重大活动,罗湖将最高给予 200 万元的补贴;实施领军人才引进和 " 菁英人才 " 集聚计划,最高可享受 150 万元人才奖励;对推动以国家、省、市重大科研专项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最高支持 1200 万元。
罗湖也将进一步优化、创新企业服务。构建全面的企业服务体系,服务全覆盖、工作全联动、问题全协调;推动打造智慧化服务平台,从 " 费心找政策 " 转变为 " 无感享政策 ";建设高效协同的服务队伍,做好 " 一对一 " 上门走访、" 点对点 " 个性化服务。
张琳尤其提到:" 先锋精神、奋斗文化 " 是罗湖的光荣传统和基因传承。罗湖作为深圳特区的 " 长子 ",天然带有创新的基因," 未来罗湖的科技创新将以助力构建创新驱动型未来都市产业体系为目标,高水平营造科技创新生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为奋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贡献科技力量 "。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