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2-25
深晚荐读|回望深圳2021:这些瞬间给我们温暖力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距离 2022 年的到来只剩下一周,回望 2021 年,许多人都在说:" 时间都去哪了呢?过得特别快。" 但事实上,这一年,深圳不仅再一次写下了许许多多精彩动人的故事,还创造了无数温暖、动人的回忆,无时无刻不在治愈着我们。

从小姐妹过马路给司机鞠躬致谢,到孙海洋一家时隔 14 年终于团圆,再到无数个基层干部、志愿者辛勤奔波于防疫一线 ……

有些场景,让我们暖心一笑;有些场景,让我们泪流满面;有些场景,让我们收获了前行的力量。

我们或许无法抵挡时间的流逝,但 2021 年的这些人和这些温暖人心的场景,足够让深圳人刻骨铭心。

温暖,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它让我们铭记那些经历过的风雨,也让我们铭记那些看到过的彩虹。

2021 年,深圳这座城,以一种不事张扬的执着 , 书写了数不胜数的温暖故事。

无论是即将到来的 2022 年,又或是未来的未来 …… 我们始终会带着这些感动、温暖与信念,不断前行。

1. 孟晚舟回到祖国:" 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9 月 25 日,阔别祖国多年的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孟晚舟回到祖国:" 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机场塔台工作人员温暖喊话:"CA552,这里是中国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祖国永远是你最强大的依靠,孟晚舟女士,欢迎归来。"

在机场,孟晚舟发表简短讲话,难掩内心的激动:" 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2. 深圳暴雨夜 " 移动帐篷 ", 爱心接力护送居民

▲深圳暴雨夜," 移动帐篷 " 爱心接力护送居民。

6 月,在深圳龙华一处核酸采样点,一场暴雨突至,身披橙色雨衣的工作人员,早已全身湿透。但为了不让等候的市民淋雨,他们仍然撑起 " 移动帐篷 " 来回移动,有条不紊地分批护送在场居民群众前往核酸采样现场。

一顶顶 " 移动帐篷 ",一段同样重复的小路,20 多趟的爱心接力,一线防疫人员的脸上雨水与汗水交织,这一幕不仅让现场居民群众感动暖心,更让许许多多的深圳人动容。记录下 " 移动帐篷 " 为群众遮风挡雨的小视频,很快吸引无数人转发、跟帖、评论。有人说," 这是今年以来所看到的最美画面之一 ",看后 " ‘篷’然心动 "。

3. 深圳抗疫干部凌晨遇查酒驾 ," 交警对我敬了一个礼 "

▲ 6 月 20 日凌晨 1 时 31 分,深圳抗疫干部郭磊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帖子,引来众多点赞和评论。 除署名外均为深圳晚报资料图片

" 凌晨 1 点半遇到查酒驾,吹完气后,我缓缓启动车子,瞥了一眼后视镜,发现交警站得笔直,向我敬了一个礼。"

6 月 20 日凌晨 1 时,深圳一位社区防疫干部郭磊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在驾车回家的路上,他看见前方有交警在查酒驾。而当他将车开至交警旁边时,自己穿着的党员志愿者的红马甲,明显让交警愣了一下。

" 您好,请配合检测。" 郭磊按要求打开车窗后,交警看了一眼他的衣服,明显愣了一下问道:" 刚下班?"" 是呀。" 得到肯定回答后,交警笑了笑递过测量仪," 吹一下,辛苦了!"" 谢谢,你们也辛苦了。"

寒暄的间隙,郭磊也顺利通过了酒精检测,正当他准备把车驶离、往后视镜看的时候,却看到交警正在对他敬礼。

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交警说:" 我们都有一份责任,都是为了共同的家园。"

4. 防疫一线工作者,百米距离一天走出 41006 步

▲防疫一线工作者百米距离一天走出 41006 步。

今年 6 月,正奔波应对疫情的龙华区防疫一线的基层干部、志愿者们,用一张微信运动排行榜的截图刷屏了朋友圈。41006 步、36706 步、34390 步 …… 普通成年人的平均步距,约为 70 厘米,而他们当中,有人在短短 100 米距离的道路上奔忙一整天,往返无数次,足足走了 20 多公里。

有网友留言," 步步为民,每一步都走在了我们的心坎上。" 疫情防控的防线,正是由一线工作者这样一步一步筑成的。

5. 寻子 14 载 , 孙海洋一家终于在深圳团圆

▲寻子 14 载,孙海洋(中)终于找回儿子。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14 年前,孙海洋夫妇在深圳白石洲的城中村内,开着一家包子店。原本幸福美好的生活,却在儿子孙卓被拐走后化为泡影。

而今年,公安部组织指挥广东、山东、湖北省公安机关成功侦破 3 起部督拐卖儿童案件,抓获 9 名犯罪嫌疑人,先后找回多名被拐走的孩子。这些孩子中,就包括孙海洋的儿子孙卓。

12 月 6 日,电影《亲爱的》原型、苦苦寻子 14 年的孙海洋,终于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孙卓。在深圳,一家人终于认亲团圆了。

6. 深圳健儿闪耀奥运赛场 创世界纪录夺 " 深圳首金 "

▲深圳健儿闪耀奥运赛场,创世界纪录夺 " 深圳首金 "。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2021 年,世界迎来了时隔五年的奥运会,而深圳也在奥运赛场上大放异彩。东京奥运会上,深圳本土培养的健儿汤慕涵与队友张雨霏、李冰洁、杨浚瑄代表中国队出战,以 7 分 40 秒 33 夺得 4×200 米自由泳接力冠军。

这个冠军队伍,创造了全新的世界纪录,也创造了让所有深圳人都骄傲、自豪的 " 深圳纪录 " ——深圳的奥运 " 首金 "!

7. 路遇司机礼让 小姐妹斑马线上鞠躬致谢

今年 3 月 5 日,深圳车主杨先生途经爱南路转宝荷路路口时,停车礼让一位身着校服的小女孩。小女孩奔跑过马路的过程中,停下来朝着杨先生的方向鞠了个躬。紧接着,她后面跟着的另一位小女孩匆匆赶路时,也向杨先生点头致谢。这一幕恰好被行车记录仪拍下。

经过多方联系,这两位小姑娘是姐妹俩黄慧玥和黄钰煊,两人分别是龙岗区华城学校五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黄慧玥说:" 爸爸曾教育过我们,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车子停下来等我们过马路,我们应该感谢司机。"

8. 深南大道意外险被堵 市民出手助恢复

有时,连深圳人自己都猜不到,这座城市的 " 默契 " 是如何炼成的。

1 月 15 日下午,深南大道上一辆白色 SUV 撞上道路中间护栏,并将长长的一段护栏顶到对面车道,将整条对向车道封死,一时间深南大道车道双向行驶受阻。

但紧接着,在交警处理事故现场的过程中,三十几名市民不约而同主动出手,与交警一同将护栏恢复原样。

16 时 20 分左右,被撞散的护栏被分节推回原位;16 时 54 分左右,护栏便已恢复原貌,马路恢复正常通行。

9. 孕妇路边突然生产 警民围成人墙做 " 产房 "

今年 5 月,怀胎十月的罗女士在午夜忽然感到肚子疼痛,赶紧让老公备车送往医院,但还没来得及上车,孩子却快要出生。

此时,巡逻经过的铁骑队员上前询问,得知情况紧急,赶紧在周围拉起警戒线,防止其他车辆疾驰而来发生事故。而在附近开餐馆的市民,急忙拿来几把雨伞撑开,支在罗女士周围。热心市民和交警一起围成人墙,为她营造一个密闭、安全的 " 路边产房 "。

赶赴现场的深圳宝田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刘汉娇说,自己也为当时看到的画面而感动," 第一次见到那么多交警和市民在旁守护。"

10."95 后 " 核酸检测员通宵单手拧管 2000 余次

2021 年,突发的疫情,确实曾打破深圳人的平静生活。但相比起去年,今年的深圳,面对种种考验,有了更丰富的应对经验,也有了更坚定不移的决心。

在检验核酸采样时,每提取一个试管样本,需要拧开 1 次,拧紧 1 次。为了让检测速度加快,深圳的 "95 后 " 检测员李秀萍,练就了单手拧开试管的本领。一次值班,李秀萍最高纪录单手拧管 2000 余次。

长时间重复同样动作,李秀萍的手掌甚至被磨出泡,她却笑着说," 看着样本一点点被‘消灭’,有一点点成就感。"

深圳晚报记者 肖芷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