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2-25
深晚报道 | “风险”投资致亏损,虚假诉讼谋翻身 “原告”获刑一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听说国外一种虚拟货币 " 很赚钱 ",深圳女子张某便请朋友垫钱帮忙投资,承诺随后还钱。谁知道钱还了," 投资 " 也亏了,她思来想去,竟然到法院提起一桩民事诉讼,企图让别人替她的损失买单。近日,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对这宗虚假诉讼刑事案件作出判决,以虚假诉讼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二万元。被告人张某表示认罪。

龙岗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张某与朋友曾某一起吃饭时认识了郑某,郑、曾二人聊到一种均在投资的国外虚拟货币,张某听说投资它 " 很赚钱 ",非常动心,于是拜托朋友曾某垫付 36 万元帮自己投资这种虚拟货币。后来张某还钱时,曾某让她把钱打入自己弟媳刘某的账户,张某遂于曾某垫钱后五日内分三次将 24 万元转入刘某账户,余款 12 万后还至曾某丈夫的账户,结清了与曾某的金钱关系。没想到两个月后,上述虚拟货币平台关停无法继续交易,被告人张某与曾某、郑某等人都亏钱了。

亏了钱的张某无计可施,不久后竟向龙岗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称曾委托刘某购买上述虚拟货币,并已转账 24 万元人民币,但刘某并未购买产品,也未归还钱款。张某遂提交被告刘某的地址、联系方式和案件相关 " 证据 ",诉请法院判决刘某 " 归还 "24 万元及利息,并承担诉讼费用。

由于张某所提供刘某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均是假的,龙岗法院多方联系 " 被告 " 刘某未果,于是缺席审理并判决支持原告张某的诉讼请求。几个月后,被害人刘某突然发现其银行卡被莫名其妙地冻结了,征信也受到影响,到法院一查询,这才得知 " 当了被告,而且官司输了 ",便赶忙向龙岗公安分局报了案。

张某在家中被抓获。龙岗法院经审理认为,虚假诉讼绝不容宽贷,被告人张某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严重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其行为已构成虚假诉讼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罪名成立,量刑建议适当。该案庭审中,被告人张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没有异议,表示认罪。鉴于被告人张某庭审时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愿认罪,依法可以从轻处罚,遂作出上述判决。

据悉,捏造的官司尽管暂时 " 赢 " 了,但为恶到底难逃法网终究身陷囹圄。龙岗法院本着实事求是、公正司法的原则,已依法对前述 " 虚假诉讼 " 民事案件进行再审,还被害人清白,还社会公平正义。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