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2021-12-26
南粤冰雪人丨张浩:“用旱地冰球助力南粤冰雪运动发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编者按】

自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之日起,冰雪运动走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被熟悉,即使是在终年无霜雪的广州,这里的人们对于冰雪的热情也是十分高涨。

随着冬奥会脚步的日益临近,我们拜访了南粤大地上多位辛勤工作的冰雪工作者,他们当中既有基层教练员、运动员、老师,也有冰雪运动的运营者和管理人。

新快报推出 " 南粤冰雪人 " 系列报道 , 希望借由这些 " 冰雪人 " 的故事,让它成为了解南粤冰雪事业的一个窗口,更希望通过这些 " 冰雪人 " 的带动和引领,让更多人喜爱冰雪并参与到冰雪运动中。

讲述人

张浩 广州市番禺区诺德安达学校体育老师

如果给张浩贴一个标签,或许没有比 " 运动家 " 更合适的词了。除了自身广泛接触多个运动项目之外,作为一名校园里的体育老师,张浩还肩负着用体育塑造学生人格的重任。现如今,张浩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孩子们普及旱地冰球这一运动,在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之时,他希望孩子们能够亲身感受到这项运动的魅力。

■新快报记者 高京 / 文 林里 / 摄

2014 年就在华南推广澳式橄榄球

张浩是北京体育大学 2007 届体育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很早之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了澳式橄榄球。天生喜爱运动的他对这项运动很快就痴迷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系统训练,张浩便开始参加不同类型的澳式橄榄球赛事,2008 年他还代表中国队出战国际比赛。

毕业后的张浩来到广东发展,2014 年澳大利亚方面在华南推广澳式橄榄球,张浩的身份就变成了 AFL(澳大利亚橄榄球联赛)在广州的中方联络人。

为给这个项目挑选选手,赛事组织方在广州体育学院安排了两个星期的培训和一个选拔测试,随后一支队伍就形成了,张浩一人更是兼任队员、翻译、领队等多项角色。在他的带领下,这一批被选中的选手代表中国前往澳大利亚参赛。

" 那次比赛球队的战绩为 1 胜 4 负,虽说成绩一般般,但对刚接触这一项目的新人来说也是非常不容易了。为了犒赏队伍,澳大利亚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戴德明在我们回国后还举办了欢迎晚宴,当晚总领事甚至穿上了中国队的战袍 , 以感谢我们为这项运动在中国推广所做出的贡献。" 张浩回忆说。

这样一段故事,只是张浩痴迷体育的一个小缩影。

出生于吉林白城的他,天生就喜欢尝试不同类型的运动,传统的足球、篮球自不在话下,与很多北方孩子一样,张浩对于冰雪项目也是非常喜爱。

" 在家乡读书时,冬天一个最重要的运动项目就是滑冰,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冰场。初学之时,大家推着小板凳滑冰的场景至今还留在我的脑海里。"

赴上海培训,

回广州就想推广旱地冰球

2015 年 7 月,北京成功申办 2022 年冬奥会,随后国内对于冰雪运动的热爱持续升温,张浩也在偶然间接触到了旱地冰球。这一项目是进阶至真冰冰球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澳式橄榄球一样,旱地冰球也是个手脚并用的项目,更是一项讲究全身协调的运动。他尝试了两次,很快就上手打了起来。

为了加深对这一项目的理解,张浩选择前往上海接受专业的培训。" 通过培训我对旱地冰球有了全新的认识,回到广州后想着借着北京冬奥会的契机,把旱地冰球在南粤开展起来。"

与很多项目不同,旱地冰球对场地的限制很小,选手都是使用碳纤维轻质球杆,比赛用球则是镂空轻质塑料球。赛事规则要求挥动球杆的动作必须在选手的膝盖以下,而比赛中大多碰撞都是在杆与杆之间进行,因此安全系数比较高。

同样,旱地冰球与真冰冰球的比赛场地都设有围挡,球杆的技术也完全相通。通过旱地冰球掌握杆上技术,下一步就是学习轮滑并慢慢适应轮滑冰球,等完全熟练后从轮滑冰球切换到真冰冰球就会比较容易,因为两者都佩戴头盔和护具,比赛规则也极为接近。

协助筹备广东省校园冰雪嘉年华

目前张浩是广州市番禺区诺德安达学校的一名体育老师,这所学校正在申请成为教育部的冰雪特色学校。在体育兴趣课上,学校就开设了旱地冰球这一项目。

在张浩看来,旱地冰球非常适合在校园开展,因为项目本身运动量非常大,选手需要来回折返跑,还能培养手与眼、脚与身体的协调性,对提升综合运动能力非常有帮助。另外项目的团队属性决定了孩子们需要在场上相互配合和沟通,以应对出现的各种情况。

除了教学之外,张浩与朋友们会在每个星期二的晚上相约,来一场旱地冰球的较量,这个群体自发成立的俱乐部名字叫 " 华南大班 ",队内的球员来自芬兰、加拿大等多个国家,他们大多都是国际学校的老师以及在广东经商的外国商人。

" 很多队友之前在各自的国家会经常打打冰球,目前我们是广东唯一一个旱地冰球的民间俱乐部,球队经常参加各类国际国内的比赛,队内氛围非常好。" 说起自己的球队,张浩非常兴奋。

与此同时,张浩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协助广东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筹备校园冰雪嘉年华,第一站佛山站就举办了 8 支小学代表队参加的旱地冰球比赛,未来这一赛事还将涵盖更多年龄组别。

" 孩子如果对真冰冰球感兴趣,旱地冰球是很好的入门选择。在广东,孩子一开始就接触真冰冰球,受场地和环境的限制比较大,也会比较有难度。先把旱地冰球完全掌握,下一步就是把轮滑练好,等轮滑与杆上的技术相结合,再上冰就会进步很快。用旱地冰球的特点了解冰雪项目,这是我们助力冰雪运动的第一步。" 张浩说," 北京冬奥会组委会也给学校发了很多相应的教材,我想旱地冰球只是一个开端,给孩子一个入口和基础,未来我们会慢慢让孩子们了解更多冰雪项目。北京冬奥会我们都非常期待,届时大家都会在电视机旁关注中国冰雪健儿的优异表现。"

转眼间,张浩在广州已经工作了近十年的时间,这么多日子里他的每一天都是与体育相伴。在他看来,南粤大地浓厚的体育氛围非常吸引人。

" 整个大湾区的体育氛围非常浓厚,各方力量都在助推体育项目发展,很多孩子从小就参与各类体育比赛,这种文化的培养与促进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帮助。孩子参与到团队体育运动中,成为其中一员,学会不轻易放弃,从而应对生活中的各类困难和挑战。从小到大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我已是受益匪浅,我也希望能够带领更多孩子进入体育的大门,感受运动的魅力。"

知多 D

旱地冰球

也叫软式曲棍球,是一项选手持杆的球类运动,最早起源于瑞典。在北欧,旱地冰球的发展广受真冰冰球的影响。1981 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旱地冰球联盟在瑞典成立,如今这项运动已是瑞典的国家运动,参赛年龄可以从 5 岁跨越至 70 岁。

自旱地冰球出现后,这项运动就在北美和欧洲颇受欢迎,随后菲律宾、日本等亚洲国家也有所开展。2008 年前后,旱地冰球正式进入中国。

" 整个大湾区的体育氛围非常浓厚,各方力量都在助推体育项目发展,很多孩子从小就参与各类体育比赛,这种文化的培养与促进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帮助。从小到大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我已是受益匪浅,我也希望能够带领更多孩子进入体育的大门,感受运动的魅力。"

——张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