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7 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深圳某基地与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福田区心理健康中心)举行军民共建合作协议签订仪式。此次协议签订是推进军地心理服务 " 福田模式 ",整合福田区心理资源为部队提供精准服务的积极探索,是运用多元立体的心理健康服务开展拥军工作的创新实践。双方将在医疗救助、心理服务、联演联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仪式上,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党委书记赵蓉、院长田华伟代表医院分别与部队领导互赠 " 部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 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牌匾和签订军地共建合作协议,共同开启军地共建新篇章。
福田区政府副区长马艳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双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合作成果,在专业服务、支持发展、共建共促上有新作为,大力推广军地心理服务 " 福田模式 ",为军地合作积极贡献经验和智慧,也为福田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做出更大贡献。
据了解,此次协议签订是推进军地心理服务 " 福田模式 ",整合福田区心理资源为部队提供精准服务的积极探索,是运用多元立体的心理健康服务开展拥军工作的创新实践。双方将在医疗救助、心理服务、联演联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双拥工作联系军地的政治优势,加快人才、设备、信息等资源优化配置,共同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区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泉百表示,此次合作是福田区心理卫生资源 " 用我所长,服务所需 " 的良好契机,区慢性病防治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服务模式,做好心理服务,聚力强军伟业,并借此契机进一步推进全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据了解,福田区委区政府和区卫生健康局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在全市率先将心理健康纳入政府民生实事,2019 年,在全区铺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2020 年,福田区全面启动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福田区的心理健康服务实现了触角全覆盖、内容全方位、服务全周期,全区社会心理体系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作为福田区的精神心理专业机构,区慢性病防治院承担福田区心理诊疗和质控工作,推动福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居民心理健康监测、预警、干预、疏导,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开发了 " 福田暖心驿站 " 小程序、阳光姐姐微信号等,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可及、安全、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区慢性病防治院成立 " 阳光心理 " 党支部,组建阳光心理先锋队,为居家隔离人员、集中隔离人员和防疫工作人员进行心理测评和心理疏导。" 阳光心理 " 党支部先后获得 " 市委卫生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 " 和 " 福田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集体 " 等荣誉,并连续两年获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秀案例。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招琳 刘琤琤 / 文 陈腾铎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