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6-28
广东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刘海朝: 两年筹资500多万 “脸皮厚点也不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以要钱出名。" 这是潮州市扶贫办领导在开大会时对刘海朝的夸奖。这话乍听不太好听,但只要知道刘海朝这两年多为顶厝村做的事,就会认同这话语背后的肯定和欣赏——为了打开茶叶的线上销路,他积极争取邮政公司在顶厝村免费开办邮乐购;为了建起村集体的茶叶工厂,他又争取到一家企业捐资 95 万元 ……

两年多来,刘海朝始终不忘 " 为顶厝谋发展 " 的初心,他说:" 作为农业农村局派出的干部,我必须做得比其他人更好。" 在他的牵引带动下,顶厝村目前累计投入资金 3000 多万元,顺利实现贫困村和贫困户全部脱贫,并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生态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2020 年全村有劳力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2 万元,增长近 6 倍,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7600 元增长到 2.5 万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不足 1 万元增长到 28 万多元。刘海朝荣获 2019-2020 年全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

党员 " 定岗定责 " 新老党员互帮互带

2019 年精准扶贫的干部轮换时,刘海朝被潮州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 " 点将 " 到了对口帮扶的饶平县新塘镇顶厝村,任党建指导员兼扶贫工作队副队长。虽然他曾在乡镇工作过两年多,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但作为农业农村局派出的干部,而且面临的是全新的扶贫工作、党建工作,刘海朝坦言," 压力很大,必须做得更好。"

不会不要紧,只要肯学习,刘海朝就是一个特别肯学习、会学习的人," 上网看资料,到各地去参观学习,看别人怎么做,觉得好的方法就拿过来用。" 基层乡村要发展,关键还是看这个村的党支部和党员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所以我们在顶厝村推行无职党员 " 定岗定责 ";实施党员亮身份、挂牌包户、挂钩帮扶贫困户;建立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及新老党员互帮互带制度;推动村党总支部与新塘镇溪美村党支部和中山市东凤镇农业农村局党支部结对共建 …… 同时,落实好 " 第一议题 "、" 三会一课 "、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规范。一系列规范和措施,让顶厝村党总支更加强有力起来,形成了 " 想干事,能干事,齐干事 " 的良好氛围。

■刘海朝在顶厝村加强党建引领,村两委工作氛围更加浓厚。

把党建做实,打造 " 带不走的工作队 "

顶厝村大半年的党建成果,在 2020 年疫情突袭时迎来了一次 " 大考 "," 村里的党员干部们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党总支部的战斗力、公信力、凝聚力都特别好。" 刘海朝说。

■村民来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刘海朝热情接待。

疫情初始,顶厝村迅速成立党员突击队和志愿小分队,落实各项防疫工作;面对防疫物资紧缺,刘海朝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捐资捐物,自己也自掏腰包采购口罩和消毒液;村里有些孩子没有设备上网课,刘海朝号召党员干部捐出闲置智能手机免费送给孩子们学习,很快就收到了 17 部手机;采茶季到了,村外劳动力却进不来,刘海朝又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免费帮全村茶农抢收茶叶 …… 甚至面对全市潮州柑的滞销,又号召党员干部带头买,刘海朝一下买了 1500 斤,分给村里参与防疫工作的志愿者," 有人认为党建很‘空’,实际上,党建非常‘实在’,它会落实并体现在我们工作中的每一件事上。"

在浓厚的党建氛围和良好的工作氛围中,一批年轻党员也脱颖而出,2020 年村级换届中,在刘海朝的协助下,顶厝村党总支部高票选出 7 名总支委员,平均年龄 44 岁,比之前下降了 8 岁,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活力显著增强。在党员和干部们的感染和带动下,一批积极参与防疫志愿服务的年轻人纷纷向党组织靠拢,"2020 年收到了 10 多份入党申请书,是 2019 年 5 倍多。" 刘海朝说。

在刘海朝看来,顶厝村党总支部能够有如此强的战斗力,离不开 " 白仁(潮汕话的 " 傻瓜 ",这里的意思是凡事不考虑自己的利益,一心为群众办事)" 村党支部书记林卫民的带领,以及村两委干部和扶贫工作小组的共同努力," ‘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我们要重视村里的党组织和村两委干部的锻炼和培养,要把他们打造成‘带不走的工作队’。"

■驻村工作队重新修葺了位于新塘镇顶厝村的红色遗址——毛泽覃同志小分队休整地遗址,成为村里开展党建的场所之一。

尽力筹资," 为村里发展多留一些资金 "

党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但让刘海朝 " 蜚声 " 潮州扶贫圈子的却是他的另一项特长——筹措资金。据粗略统计,两年多来,他已经为顶厝村筹集项目、捐赠资金超过 500 万元。" 我们驻村工作队的三个人全都有筹款、拉赞助,只是我是本地人,在争取项目资金和各种资源方面,更有优势一些。" 刘海朝还自嘲说,自己是为了顶厝村 " 要钱 "," 脸皮厚一点也不怕 "。

虽然扶贫有配套资金,但其分配和使用都有极其严格的规定,一些情况下,需要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和村委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就拿顶厝村的党群服务中心来说,因为扶贫资金不能用于 " 楼堂会所 " 的新建跟改造,因此 2019 年刘海朝进村时,顶厝村的党群服务中心还在一个铁皮屋里,设备简陋、冬冷夏热,蚊虫肆虐,雨天还会漏水," 每天我的身上、手上都是蚊子包,现在这样的天气都会汗流不止,很难好好工作。" 刘海朝说,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关系联系到两家爱心企业,他们先后捐款 5 万元和 3 万元,改善党群服务中心办公条件,配备现代化办公设备。办公环境的整体提升,不仅提升了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鼓舞了村委的士气,也带动了村民的发展信心。

为了顶厝村 " 一村一品 " 茶产业的长远发展,村里决定以村集体的名义投建一家茶业加工厂。为了筹齐 150 万元的启动资金,刘海朝又发动各方资源,四处奔走联系,终于争取到一家企业 95 万元的捐赠资金。" 这家企业原本计划给 150 万,后来缩减到 75 万,我又厚着脸皮去多要了 20 万。" 刘海朝笑着说。

如何说服企业捐赠?如何在项目资金申请中占据优势?刘海朝总结经验说起来也很简单:主动申请、积极争取,寻求双赢。" 很多大企业也都想为脱贫攻坚出份力,每年的扶贫捐赠资金也会统筹用于扶贫事业,但扶贫专项资金和捐赠资金不可能平均分配,也不可能精准地给到你这个村,所以平时要多了解,主动申请申报,积极争取。要把自己的项目策划做扎实,让对方看到你的项目是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扶贫事业中,充分体现扶贫联农带农惠农,让对方看到他捐的这个资金是物有所值。"

背后有帮扶单位,为何还要这么辛苦去筹资呢?刘海朝说,乡村振兴阶段,村里要用钱的地方有很多," 我们想为村里发展多留一些资金,多投一些产业,没有产业没有资金,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 在刘海朝和驻村工作队的共识里,始终要为顶厝村的振兴发展做长远打算。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图片: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

相关标签

刘海 突袭 脱贫攻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