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7-06
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潮州市建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扶农带农20余年 要把“青山”变“金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跟着国家发展,要不忘初心,一步步应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我感觉内心很充盈。"

——潮州市建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建怀

漫山遍野、房前屋后的橄榄树曾是潮州市潮安区很多村民的收入来源,但随着社会发展,鲜橄榄的经济价值越来越低,很多橄榄树渐渐被荒废。近两年来,在潮州市建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简称 " 建成公司 " ) 的运作下,潮安的橄榄通过改良换种和拓宽深加工链条两种方式,再次焕发生机," 青山 " 真正变 " 金山 "

自 1998 年成立以来,建成公司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计回报地为潮安乡村修建了 3000 多公里的农村公路 ; 响应扶贫开发号召,在产业、就业、消费、捐赠等多方面助力潮州脱贫事业和乡村振兴,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

采访中,董事长詹建怀的家国情怀时时感动着我们,他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始终把个人发展、公司发展和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 大道至简 "" 不忘初心 "。

■潮州潮安区文祠镇中社村 ,6000 亩青皮橄榄变成 " 致富果 "。

致力产业扶贫 6 万亩橄榄再成 " 致富果 "

说起扶贫初心,詹建怀从遍布潮安山区的橄榄树说起," 以前一棵橄榄树可以养活一家人,一斤十多块。后来橄榄一斤才一块钱,养护橄榄树变成了一种负担,就被丢荒了,不仅农户的收入来源没了,更重要的是,生态破坏了。" 他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他就想做些什么。

在潮安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詹建怀自 2017 年开始着手谋划潮安北部山区橄榄产业振兴发展道路。依托建成公司 6000 亩橄榄种植示范基地,引进优质青皮橄榄进行品种改良。建成公司总经理倪晓榕向新快报记者介绍,2019 年以来,公司通过提供技术支持、推广良种种植等联结方式带动文祠镇 22 个村和归湖镇 3 个村橄榄种植户 600 多人、原贫困户 19 户,辐射带动良种橄榄种植 1000 亩。" 经改良换种的青皮橄榄田头收购价是 20 元一斤,为原来 1 元一斤的 20 倍。"2021 年,文祠橄榄获选 2020 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对于百年老树,詹建怀想方设法拓展橄榄的深加工产业,推动三产融合。以前橄榄的加工方式主要是凉果、橄榄菜,这些年建成公司努力创新,已经研制出橄榄酒、橄榄醋和橄榄饮料等多种产品,目前正在产业化。

建成公司牵头联合社会资本共同投资设立雄盛酿酒公司,主要酿制橄榄酒,2019 年底一期生产线建成投产,一年可收购橄榄 390 吨,如今成品酒正在存放阶段。自 2019 年以来,公司先后与潮安 8 个省定贫困村签订橄榄保价保量收购协议,村集体成立橄榄合作社,自建橄榄产业园,公司以高出市场价 4 倍多的价格收购橄榄,实现了三方共同增收的良好效益。比如在首年试点的赤水村,2019 年就实现了村集体增收 2 万元,村民增收 7 万元,原贫困户人均增收 1000 元。

■潮州市潮安县文祠镇橄榄酒厂 , 工作人员在封酒缸。

詹建怀告诉新快报记者,占地 40 亩的橄榄醋厂和 60 亩的橄榄饮料厂也在建设当中,它们对橄榄的需求量更大。投产后,潮安 6 万亩橄榄将真正变成农户的 " 致富果 "。

除了橄榄产业,这些年,建成公司通过 " 公司 + 贫困户 " 的模式,还与潮安各村镇合作发展现代果树种植、生猪养殖、大棚果蔬种植等扶贫项目,通过保障性固定收益、优先就业、技术指导、畅通销路和保价回购等鼓励措施开展帮扶。比如,与文祠镇合作建设 " 现代生猪养殖项目 ",带动帮扶贫困户 99 户,户均增收 1800 多元 ; 与赤水村合作建设 " 大棚蔬果种植项目 ",帮扶贫困户 12 户,户均增收 8300 多元。现在这些项目都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攻坚和衔接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多措并举扶农带农,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础

产业活了,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20 多年来,通过 " 龙头企业 + 基地 + 农户 " 的发展模式,建成公司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户就业增收。特别是近年来,建成公司大力开发扶贫产业和项目,在产业带动下,不断创新机制,在产业、金融、技术、项目、捐赠等多个方面,探索形成多措并举的扶农带农长效机制,不仅助力脱贫攻坚,也为乡村振兴筑牢了产业基础。

在产业扶贫机制上,建成公司创新农户与公司的产业联结机制,确立 " 公司 + 基地 + 贫困户 " 的合作模式,将扶贫专项资金入股到公司,进行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贫困户每年可享受 10% 的保底分红,扶贫专项资金可保值增值。截至 2020 年 12 月底,产业联结帮扶贫困户 7130 户,户均年增收 3000 多元。在金融扶贫上,建成公司积极配合潮安区政府推行 " 贫困户 + 金融机构 + 公司 " 小额扶贫贷款模式,为农户提供担保,并接受委托产业化经营,确保农户 10% 的保底收益。在技术扶贫上,建成公司经常组织农业技术培训活动,在农产品良种推广、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强化原贫困户和农户的 " 造血 " 功能。2017 年以来,共培训农、林、牧、渔农户 ( 含贫困户 ) 740 多户,户均增收约 2000 元。

尽管在扶贫上做了很多事,但詹建怀说,他最为满意的一件事,是早些年为潮安北部山区乡村修建 3000 多公里的农村公路," 可以说,这些路为潮安山区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打下了基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级政府财力有限,曾经只能给到每公里 10 万元的修路补贴,这样的亏本事没人愿意做,除了詹建怀。在他看来,为山区修路是做公益做好事," 我没想太多,就觉得我应该做 "。

■潮州市潮安区文祠镇石坑村 , 玻璃制品公司解决了脱贫户就业问题。

热心社会扶贫,累计捐建捐资逾 1.5 亿元

多年来,建成公司主动参与社会爱心慈善活动,积极实施社会扶贫和专项扶贫。

2019 年,建成公司捐资 300 万元,助力潮安、饶平和湘桥的省定贫困村和经济薄弱村发展核心产业 ; 积极响应 " 万企帮万村 " 行动,捐资 600 多万元,帮助河塘村、狮峰村、麦园村的供水管网、道路硬化、民宿客栈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 捐资溪美村修建 2 公里栈道,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 据统计,20 多年来,建成公司积极参与社会各项慈善公益事业建设,帮助乡村修桥造路,建设学校、医院、文化广场、活动室、供水管网等,公司及詹建怀个人累计捐建捐资金额已超过 1.5 亿元。

谈起社会扶贫,詹建怀认为,企业应该补政府的短板,大病致贫这块 " 硬骨头 " 就是企业可以补短板的地方。2017 年,建成公司曾联合潮州市、潮安区工商联和民政局,出资 800 多万元对排查筛选出的潮州市 379 户因患病致贫的贫困户进行专项重点帮扶,给予力所能及的医疗救助。之后,作为潮州市总商会会长,詹建怀在总商会成立了一个针对大病救助的专户," 大病救助都是急等用钱,在我们的专户,只要有身份证、病历和单位证明就能快速申请到救助款。" 詹建怀补充说。

20 多年的慈善和扶贫实践,超过 1.5 亿元的巨资投入,詹建怀说起来,是那么云淡风轻," 跟着国家发展,要不忘初心,一步步应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我感觉内心很充盈。"

■潮州潮安区文祠镇中社村 ,6000 亩青皮橄榄种植惠及附近 8 个重点帮扶村 , 解决脱贫户的就业。

简介

潮州市建成农业综合开发公司

国家扶贫龙头企业,省级扶贫龙头企业,2020 年 6 月荣获 " 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铜杯 "

■采写 : 新快报记者 方轶 ■图片 : 新快报记者 孙毅 李小萌

相关标签

初心 潮州 就业 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