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2-28
深晚报道 | 打通合作区对接“一带一路”出海口深圳港小漠国际物流港正式开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2 月 28 日下午,一个写有 " 深圳港小漠国际物流港开港第一箱 " 的蓝色集装箱被 40t43m-45t30m 门座起重机(简称 " 门机 ")这位 " 钢铁侠 " 稳稳吊起,只见门机转动吊臂,在空中划过一道轻盈的弧线,迅速准确地安放在集装箱拖车上,靠泊在码头的货轮与卡车随之共同鸣笛,礼炮声响起,深圳港小漠国际物流港正式开港运营。

港口建设跑出 " 加速度 "

此次开港运营活动标志着小漠国际物流港实现了 " 从 0 到 1" 的突破,展现了深汕交通重大项目建设速度的跃变。据介绍,盐田港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2015 年 12 月,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片区金狮湾畔成立了广东盐田港深汕港口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小漠国际物流港的建设运营及配套临港物流园区、临港产业园区的开发工作。

2016 年 11 月,交通部批复小漠国际物流港总体规划方案,远期规划建设 49 个泊位,设计年吞吐量 7500 万吨,陆域总面积 11.9 平方公里,岸线总长 14.5 公里,项目分期建设。

2018 年 4 月,小漠国际物流港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 13.34 亿元,建设 2 个 10 万吨级泊位和 1 个 5 万吨级泊位 , 岸线总长 641 米,陆域总面积 46 万平方米,设计年吞吐量 450 万吨。

2021 年 3 月 18 日小漠国际物流港完成泊位交工验收仪式,项目建设进入发展关键期。8 月 11 日覃伟中市长调研小漠国际物流港时指出,要确保年底开港运营,打造成深圳港竞争力提升的战略资源、" 一体三翼 " 中东翼的核心增长极,按下了港口建设的 " 快进键 "。

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立即组建工作专班,按照开港运营时间节点,建立 " 每天统进度,三天一核实 " 的工作机制,安排工作人员深入施工一线,严格督导项目施工计划完成情况,保障项目建设高效率、快节奏推进——

9 月 1 日至 2 日,2 台门机抵达小漠国际物流港并成功上岸;9 月 23 日第一台吊装门机完成安装;11 月 27 日第一艘散杂货船靠泊装卸(作业预演);12 月 27 日,顺利竣工验收;12 月 28 日正式开港运营,打通了合作区对接 " 一带一路 " 的出海口,面向世界展示了港口建设 " 新深圳速度 "。

打造深圳港东翼核心增长极

小漠国际物流港是深汕合作区 " 四港五站 " 交通枢纽配套体系中的重要一港,规划采取 " 大港池、大顺岸 " 的布局模式,形成 " 西部货运、东部客运 " 总体格局。规划功能定位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散杂货运输,并发展邮轮、游艇等休闲客运。

未来,小漠国际物流港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港口、深圳港 " 一体三翼 " 中东翼的核心增长极,通过在港区建设 " 风、光、氢、储一体化 " 绿色能源平台,利用海上风电、光伏发电、氢能源等新能源技术为码头设备供电,同步推进码头全 5G 覆盖智慧化建设,全力将小漠国际物流港打造成为立足粤东、辐射闽西赣南的世界一流智慧零碳港口。

通过 " 以港兴城 "、" 港产城 " 融合发展的模式,利用港口后方临港工业园区的土地资源禀赋,借助港口口岸对外开放的新契机,持续放大交通枢纽功能和平台效应,全力打造辐射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新样板。

同时通过与盐田港、大铲湾港联动发展,全方位完善小漠国际物流港功能,建设成为深圳国际航运中心重要战略节点和海洋产业集中承载区,形成深圳港口群之间功能互补的港口发展新格局,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交通强国试点城市发挥重要作用。

深圳晚报记者 董玉含

相关标签

钢铁侠 深圳 吞吐量 粤港澳大湾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