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2 月 24 日,在广州海关所属肇庆海关的监管下,12 个载有 275 吨铝合金锭的集装箱在肇庆四会港码头办完通关手续后装上驳船 " 富粤 688",随后运抵深圳蛇口港直接装上国际航行船舶出口至东南亚。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 " 组合港 " 项目新成员 " 深圳蛇口—肇庆四会 " 正式启动,也是继肇庆口岸实施与广州南沙港 " 湾区一港通 " 项目、" 深圳蛇口—肇庆高要 " 组合港项目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建设持续提速。
据介绍,肇庆四会港地处北江与西江主航道交汇处,年进出口货运量 1.5 万个标柜。但由于当地内河航道条件不适合大型国际货轮直接驶入,以往四会港有三成左右的出口货物需通过转关货物运输船舶运至深圳海港,办完海关转关手续后再装上国际航行船舶发运。这一模式下,业务环节较多、物流流程较长,加之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国际航行船舶舱位紧张,使得出口企业较难精准把控国际航行船舶船期,容易打乱企业出口计划。
此次 " 深圳蛇口—肇庆四会 " 组合港项目的实施,有赖于广州、深圳两地海关进一步优化海关监管流程,实现肇庆四会港、深圳蛇口港之间的无缝衔接,相当于把位于深圳的海港延伸到了珠江内河。新模式下,进出口企业出口货物时在肇庆四会港完成申报验放手续,直接由驳船运至深圳蛇口港出境。
据悉,肇庆市大正铝业有限公司是首个试水 " 深圳蛇口—肇庆四会 " 组合港项目的企业,该公司生产的铝合金锭远销东南亚地区多个国家。" 使用组合港模式申报,既节约了通关物流成本,又降低了可能由于物流延迟带来的交货违约风险,给企业带来明显实惠。" 该公司报关负责人周经理表示。
据测算,肇庆四会与深圳蛇口 " 组合港 " 项目实施后,货物从肇庆四会港到深圳蛇口港完成出口离境的时间可有效缩短两至三天,企业综合物流成本降低约 30%,码头场地和集装箱周转效率也随之进一步提高。
" 海关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并强化信息化系统作用,将服务促进区域物流一体化,优化货物进出口流程,实现大湾区城市间港口的物流协同和无缝衔接,在功能组合、船舶装卸、数据协同、港口合作的基础上,推动实现大湾区港口物流一体化和监管智能化。" 肇庆海关副关长邱亚林表示。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通讯员 关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