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纹章学》是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评论家涩泽龙彦创作生涯的转向之作,写于《胡桃中的世界》出版三年后,《唐草物语》成书四年前,是其最初以日本古典为题材的文章合集,更成为此后其屡屡获奖的虚构作品的发端。一般认为,这本书是涩泽龙彦博物志式随笔的末流,短篇小说式虚构作品的先声,一部作者自认 " 已经穷尽了自己职业生涯 " 的作品。这部作品即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中文版。
自 20 世纪 50 年代起,涩泽龙彦一直以欧洲文化的介绍者、法国文学的译介者的身份活跃在日本文坛,而本书是他首次将目光投向母国日本,将日本与西洋的文学传统并置讨论。在本书中,涩泽摘取了文学作品中的众多经典意象,进行了纹章学式的书写,探讨在东西文学作品里蕴藏的或同或异的想象力内核。
《思考的纹章学》可看作涩泽龙彦的私人读书笔记。他不以文艺评论家或学者自居,而是将自己阅读和思考的过程比作描绘美丽纹章,以阅读、思考和书写的趣味性为首要追求。书中除博尔赫斯、卡夫卡、萨德、普鲁斯特、爱伦 · 坡等此前涩泽随笔中的常客,作者还引入了森鸥外、泉镜花、永井荷风、川端康成、柳田国男等日本近代文学及民俗学标志性人物的作品,更将思考的触手首次伸向日本古典。此外,书稿中还涉及《红楼梦》《庄子》《搜神后记》等中国经典作品,以及博尔赫斯以中国古代寓言改编的《皇宫的预言》等中国题材作品。通过阅读这部书稿,中国读者也将收获对本土题材作品的新的解读与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并不是一部生硬死板的文学研究,而是涩泽龙彦对东西方文学传统进行的自由而私人的探索,他认为," 作为随笔作家,只要让读者拥有愉快的阅读体验,这就足够了 "。可以说,思考的趣味性、书写的趣味性、阅读的趣味性,是本书最大的特征和追求。
《思考的纹章学》
(日)涩泽龙彦 著 刘佳宁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年 1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