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泰安 2021-12-29
话语天下丨对“碰瓷式维权”不能放任自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用了 " 青花椒 " 就要赔钱?近日,四川数十家餐馆因使用 " 青花椒 " 三个字,被上海万翠堂餐饮公司起诉索赔。最新消息显示,上海万翠堂董事长左正飞通过媒体回应称,所有诉讼均系第三方公司发起,并非上海万翠堂本意。此外,记者调查还发现,该公司最近几年申请的多个 " 青花椒 " 相关商标已被商标局驳回。(中国经济网)

此次 " 青花椒 " 商标维权事件,是继逍遥镇胡辣汤、潼关肉夹馍之后,通用名称被注册为商标引发的又一维权事件。" 钻法律的空子、广撒网、针对小微企业 " 是这类诉讼案件的一大特征。以商标维权之名,将诉讼对象定位为小微个体户,打着 " 商标维权 " 旗号,行 " 碰瓷式维权 " 之举,既是对正常市场经营秩序的影响,也是对司法资源的浪费,更是对司法公正的挑衅,对此决不能放任自流。

众所周知,青花椒是常见调味料,若注册成商标就不许其他商家使用,不仅过于霸道,也有违商标保护的初衷。按商标法规定,通用名称虽可跨类别注册,但注册者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这种先抢注通用名称为商标,再撒网维权的方式,怕不是已形成产业链。商标注册应有规矩,权利保护也有边界," 碰瓷式 " 维权频发,迫切需要司法机关主动作为,给出专业解释,对小微商户予以保护,比如,通用名称什么情况下可以跨类别注册?能否考虑出台更为细致的法律指引?

" 碰瓷式 " 维权频发,反映出在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还需要防止权利滥用。由于知识产权属于人为权利,其授权、行权、维权都有着与自然权利不同的特点,需要在相关制度的设计和适用中十分慎重。一方面,需要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把握好商标的审核工作,应把创新作为商标申请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也应该完善或细化相关的法律法规,让类似的过度维权、碰瓷维权行为被严格限制。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餐饮行业的小微企业正艰难度过 " 寒冬 ",如果遭遇恶意诉讼,无疑是雪上加霜。相关部门必须对 " 碰瓷诉讼 "、恶意诉讼加大规制力度,予以坚决打击,为小微商户的经营运转保驾护航。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 编辑 朱冰 审核 王天姿】

相关标签

花椒 维权 上海 知识产权 小微企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