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校的育人主阵地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好学校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 …… 今年下半年以来,西固区福利三小严格落实中央要求,将 " 双减 " 作为本学期的重点工作,认真谋划、反复论证、逐层细化,为学生提供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切实减轻了学生及家长负担。
据悉,为了解家长的所想、所虑、所盼,学校成立了 " 双减 " 及课后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教师反复学习、研讨课后服务工作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丰富和改进课后服务活动方案。在服务内容上力求更加丰富多样,把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与指导学生在校内有效学习完成作业结合起来,做好学生及家长思想工作,为学生快乐健康成长提供良好条件和服务保障。
" 要让‘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就必须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只有课堂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饱、学好。" 这是学校全体老师达成的共识。因此,在具体授课环节,老师们以 " 真课堂 "" 真教育 " 为理念,依托 " 情境教育 "" 群文阅读 " 等教育项目,力争从 " 内容准确、目标明确、组织有序、当堂落实 " 四个维度探索简约高效的真实课堂。其中,骨干教师带头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研讨课,共同探索。尤其在疫情期间,学校组织老师进行线上微课比赛,以赛促研,更好落实新课程的理念。
加强作业管理是落实 " 双减 " 政策的重中之重 , 学校通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并严格执行三至六年级作业分层设计,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要求,设计好各学段作业时间,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布置质量,鼓励布置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同时,老师们进一步加强了面批讲解,做好答疑辅导,并安排体育锻炼、家务劳动、阅读分享、社会实践等活动,注重 " 五育并举 " 让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
做好课后延时服务是落实 " 双减 " 政策的有力保障。学校采用课后服务 "1+N" 模式。"1" 指 " 作业辅导 1 课时 ",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达到各年级学生回家基本没有书面作业的目标;"N" 指 "N 种素质拓展 1 课时 "。在缓解家长后顾之忧的同时,学校不断升级课后服务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特长以及功能教室等优势 ,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打破班级、年级界限,成立了足球、排球、篮球、书法、绘画、合唱、尤克里里、舞蹈、科技、棋社等 36 个社团,每个社团都有其独具特色的课程。
此外,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家委会、班级微信群、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避免形成 " 课内减负、课外增负 " 的问题;发出《课余时间巧安排》等倡议,丰富学生课余时间;鼓励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营造学习型家庭氛围;结合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号召不同年级的学生承担不同的家庭责任,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家庭的归属感。多措并举助推 " 双减 " 工作成为激发学生活力、改善教育生态的良好契机。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停课期间,学校专门制定了线上教学作息时间表引导孩子们合理安排居家时间;坚持严格控制线上教学时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锻炼、发展特长、参与家务劳动的时间。各科教师实时 " 云碰面 ",精心细化教学内容,在线答疑,夯实基础,严格控制作业量,提升作业实效性。其中,音乐美术教师精心设计编排相关课程,让学生居家学习期间依然能够接受艺术的熏陶;体育组老师线上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增强体质;各班班主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既促进了亲子交流,又营造了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 战疫不停 " 双减 ",学校各方 " 云相聚 ",共同守护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把 " 双减 " 工作与课后服务体系建设、五项管理、校园治理等工作相结合 , 不断巩固工作成果,统筹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教育教学水平、师生服务水平、校园治理保障水平等方面的提升 , 结合校情、学情推动学校形成课后服务 " 一校一特色 ",为落实 " 双减 " 和 " 五项管理 " 做好配套服务。
图由福利三小提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超
编辑丨包学枫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