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海上网箱养殖。
熟悉南澳的人都知道,当地旅游业的 " 起势 " 也就近些年的事情。南澳大桥通车前,游客和岛民进出南澳只能依靠轮渡,要是碰上台风天或风高浪急,进出岛也只能 " 看天行事 "。2015 年南澳大桥正式通车,大大缩短旅客进出岛的时间,也为南澳岛旅游带来新的发展,旅游由此呈现井喷式增长。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南澳县先后获评 " 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 省级旅游度假区 ",连续六年荣获 " 广东省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县(市)" 称号,2020 年 " 五一 "" 十一 " 假期人流指数进入全国前五。
近年来,南澳县持之以恒促转型,产业融合发展出新出彩。滨海游、乡村生态游等亲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南澳县也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点。旅游业作为南澳的主导产业,南澳县正谋划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坚持旅游产业主导地位,推动传统渔农业提质增产,因地制宜发展各类特色产业,争当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排头兵,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快旅游产业优化升级。以创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和巩固提升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为抓手,高标准做好十四五期间旅游发展规划,推动南澳旅游产业全面提质升级。强化全域思维,加强旅游软硬件设施建设,引进高端度假酒店,加快青澳湾旅游商业综合体、旅游集散中心、旅游管理服务基地、环岛驿站、海上旅游项目建设。全力建设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大力推广 " 一部手机游南澳 " 智慧名片。强化民宿经营管理,引进、推出一批具有目的地价值的民宿,强力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全力维护游客合法权益。挖掘潜在消费需求,大力拓展热点消费,发展海岛休闲旅游、夜间旅游、房车旅游等新模式。优化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利用新媒体宣传海岛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等,对南澳形象进行全方位推广展示,让 " 南澳游 " 成为滨海旅游的最靓印记。
推动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全力办好亚青会南澳比赛项目,主动对接并积极谋划筹办更多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大型体育项目和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赛事,承办 2021 年广东省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让南澳成为省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固定赛点,全力打造旅游体育示范区。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深度挖掘南澳海防文化、南宋文化、红色文化、海商文化、民俗文化内涵,开发具有海岛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打造 " 南澳Ⅰ号 " 文化旅游项目。注重旅游宣传推介,讲好南澳故事,不断优化旅游宣传营销体系,通过新闻媒体、影视作品、摄影绘画等方式多渠道宣传南澳海岛旅游新形象。
加速海洋产业布局发展。积极谋划推动海洋型国家公园申报和海洋牧场示范区及现代渔港经济区建设工作,统筹推进无居民海岛、海岸带、近海海域和深海海域的开发利用,重点培育海水生态养殖、海上风电、新能源开发等产业,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 " 向海发展 " 新模式。强化涉海旅游发展,开发帆船、帆板、游艇等海上休闲旅游体验项目,完善细化涉海旅游管理措施,促进涉海旅游规范化和常态化管理。规范渔业生产管理,建成渔民转产转业科研培训基地,促进渔民转产增收。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立足本岛实际,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用活用好金融政策措施,确保信贷投向侧重于服务三农、扶贫、绿色等领域。继续强化稳企业保就业政策支持,提高金融政策 " 直达性 ",促进地方中小微企业融资 " 增量、降价、提质、扩面 "。积极探索新型融资渠道,盘活地方现有资源,推动蓝色产业融资平台建设。
强化招商引资工作。要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工作方法,持续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增强政府单位的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精准服务水平,优化审批服务,加快 " 数字政府 " 建设,深化政银合作,严厉打击影响政策落地、损害营商环境、侵害企业利益等各种违法违纪行为,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和亲商重商的社会环境,为招商引资提供保障。要强化项目服务,为项目落地提供全要素支撑,特别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实施容缺审批,强化土地资源的供给。要坚持 " 一把手 " 招商,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和资源,积极走出去推介南澳,围绕旅游、体育、海洋等产业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多洽谈、多对接,力争引进主题旅游乐园和高端酒店,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争当 " 汕潮揭 " 都市圈的旅游产业发展高地。
本报记者 李德鹏
■ 记者手记
接续奋斗 迎头赶上
产业发展是县域发展的基石。青山绿水间,南澳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为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沿海经济带上的绿色生态发展高地而努力奋斗着。
聚产业之能,乘时代之势,走奋进之路。加快创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南澳不仅要以产业发展提质升级来让奋进根基更实,也要让奋进底板更靓、引擎更强、内涵更实、成色更足。
" 十四五 " 发展蓝图已经绘就,高水平现代化新征程已经开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澳县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立足旅游、生态、对台和海洋优势,做足做好做实 " 四篇文章 "。
感恩奋进、砥砺前行,铆钉坐标真抓实干、坚定信心迎头赶上。南澳县将永葆 " 闯 " 的精神、" 创 " 的劲头、" 干 " 的作风,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推动南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李德鹏)
深化文旅体产业融合
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提升全岛旅游总体规划,高站位高水平创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一批具有地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度假区、高品质酒店、大型旅游综合体等,打造核心景区和乡村旅游并驾齐驱、蕴涵海岛深厚人文底蕴、渔家风情、山海林呼应的旅游发展格局。争当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排头兵,依托国家体育强国的发展战略,以举办亚青会比赛项目为契机,逐步推动体育旅游、体育经济、体育研发、体育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旅体融合新业态。深度挖掘南澳海丝文化、海防文化、宋文化等,充分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以优秀的文化元素丰富旅游发展内涵。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海西经济区等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联动、协同开发,探索全域游、四季游、夜间游、购物游、健康游等,大力培育多元化旅游新模式。聚焦后宅镇、云澳镇、青澳湾等夜生活集聚区,构建 " 夜景悦赏 + 美食畅享 + 文娱悠游 " 的新型经营模式,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守住 " 绿色门槛 ",实现发展 " 含绿量 " 和生态 " 含金量 " 同步提升,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申报和黄花山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科学规划、有序发展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林业新兴产业,积极引进培育一批绿色环保节能产业和市场主体,探索 "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 新路,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
构建全域全景花园海岛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高效推进广东省万里碧道、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山体修复、植被复绿、林分林相改造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改善生态景观,加快青澳湾美丽海湾建设和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强化湿地、沙滩等沿海生态资源保护,继续实施岸线整治和修复,建设生态海岸带。下好 " 微改造 " 的 " 绣花 " 功夫,以山体、林地、海洋、沙滩、交通线路等为载体,将前江滨海廊道、十里银滩、海滨公路等升级打造成为山海林路一体、生态文化融合的观光长廊。深化全域旅游景观风貌规划,突出一镇一貌、一村一景,把南澳建设成为流连忘返、独具韵味的花园海岛。
来源:汕头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