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介绍一下自己的特长和不足 "" 为什么选择报考无锡的选调生 ?"…… 连日来,市委党校的面谈室里,2022 年无锡市公开选调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线上远程面谈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为进一步改善干部人才队伍结构,引进培养和储备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无锡连续第四年公开选调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到我市各级企事业单位工作。
据了解,2022 年公开选调原定招录 455 人,共吸引到 10000 多人报名。为给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提供来锡发展机会,在原定招录基础上增加 30 个录用名额,选调规模扩大至 485 人;资格复审阶段,因有部分职位考生放弃面谈资格,递补 150 余人,最终 3000 余名考生入围面谈。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 92.5%,博士 300 多人;经济金融、城建规划、应急管理、环保水利等紧缺型专业人才占比超 52%。
为做好此次公开选调工作,无锡抢先布局把握主动,在全省率先赴国内顶尖高校招才引智,仅用 3 天时间完成了清北复交等 22 所高校、7 个城市的宣推。放宽视野海外拓点,作为全国首个城市,在牛津、哈佛、斯坦福等境外前 50 强高校和欧盟、世界青年峰会等国际组织上进行城市宣推、发布选调公告。与《华尔街日报》合作,深度报道无锡及选调工作,并被近 200 家海外媒体转载,无锡公开选调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本次面谈采用线上视频形式,从 12 月 25 日至 31 日,在市委党校设置 27 个面谈室,邀请来自全市各专业领域 100 余位考官,围绕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与考生在 " 云端 "" 面对面 " 交流。考官们表示,会高标准严要求把好面谈这个关键环节,把无锡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柏长岭参加巡考。
无锡的这项全球揽才工作开展四年来,紧扣我市高质量发展需求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选调政策因地制宜、因势而变。
选调规模不断扩大。公开选调规模从 2019 届的 40 人增加到 2022 届的 485 人,四年间增长了 11 倍。
选调对象更加精准。为了适应我市高质量发展需要,从 2019、2020 届不限专业报考到 2021 届细化专业分类招录,再到 2022 届扩大紧缺型专业人才选调规模,有效丰富了我市干部队伍的专业类别,补足了紧缺型专业人才的缺失。
选调政策日趋完善。坚持与时俱进、因需施策,不断优化选调政策、完善选调制度、细化选调标准。今年,更注重以人为本,因时因势增补岗位、递补面谈人选;博士无需参加笔试,根据面谈结果择优录取,为更多优秀人才提供来锡工作的机会。
"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无锡一直高度重视公开选调人才,根据个人特质,进行精准培养,将选调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给舞台、搭平台,帮助他们茁壮成长。而今,部分公开选调人才已在无锡这方沃土初露头角,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
【" 碳 " 索路上的追梦人】
晏清,法学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2020 年通过 " 无锡市公开选调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 " 项目来锡工作,就职于市发展改革研究中心。入职以来,在市委组织部的关心下,在部门领导的支持与指导下,他深度参与 " 十四五 " 规划编制工作,陆续承担了 " 双碳 "、共同富裕等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任务,主笔多篇研究报告,在社科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荣获多项省级、市级荣誉。
以第一作者投稿的论文《基于区域一体化的长三角城市碳达峰实证研究》,荣获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五届学术大会经济学与管理学专场优秀论文一等奖。
另一篇以第一作者投稿的论文《无锡碳排放现状与 " 双碳 " 目标实现路径研究》,获无锡市第十二届学术大会一等奖,经专家评审推荐,作为我市优秀论文代表参加省学术大会,并再次荣获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五届学术大会苏南专场优秀论文一等奖。
同时,晏清还为国家发改委《改革内参》期刊撰写文章;作为首席专家、课题负责人成功申报 2021 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率先实现碳达峰的路径与对策研究》(21EYB013),该项目是省内级别最高的社科类科研项目,项目分布涉及全省 58 所高校、党校、科研院所,2021 年立项率仅为 13.99%。
近期,晏清作为无锡观察融媒中心的产业观察员,撰写了研究文章《争第一创唯一,走出无锡 " 碳 " 索之路》,全面、客观、详细地介绍了无锡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道路上的有益探索。
【实现从璞玉到美玉的跃迁】
在美国东北大学获得计算机硕士学位后,黄紫薇曾经在美国做过两年工程师,2019 年,这位来自中国西北的女孩最终接下了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的橄榄枝。" 之前我的同学们更愿意去互联网大厂,但是无锡的公开选调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政策吸引了我,让我迈向了更广阔的空间,实现了行业和职业的转变,从互联网跨向物联网。" 黄紫薇认为,无锡将在物联网领域大有可为。
工作之余,黄紫薇酷爱欣赏舞台剧,无锡大剧院是她休闲的好去处。她认为,在无锡既可以悠闲地慢生活,也可以随时追逐潮流前线,进退自如。" 这里的剧目很新,也经常提供演出特惠,票价比大城市更便宜。这里交通便捷,也可以在 1 个小时之内前往上海和南京等较大城市观看演出。"
前不久,黄紫薇参加了无锡市 " 琢璞 " 计划,赴市级机关挂职锻炼。" 我将以更强的担当、更高的标准、更实的工作、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绝不辜负组织的厚爱与重托。" 她表示,将珍惜这次机会,行远自迩、踔厉奋发,开阔视野、勇毅笃行,真正实现从璞玉到美玉的华丽跃迁,为谱写 " 强富美高 " 新无锡崭新篇章、推动无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贡献青春力量。
【不忘初心,向阳成长】
" 回想起自己几经辗转的求学经历,最后又回到无锡这个最初的起点,感慨万千却也倍感心安。" 毕业于牛津大学的景松石是 2020 年无锡市公开选调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就职于国联证券研究所。作为无锡 " 土著 ",他先后在国内一线城市和英国成长、生活、学习,游览过这个世界的很多地方。既见过国际化都市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也体验过乡村小镇的温馨与宁静。最终,还是选择了无锡这座山水之城。
还记得初入职时,景松石接到的第一个项目是独立负责药明康德公司的调研及其报告撰写,接触这家国内最大、全球领先的医药科技公司,他一开始不免有些紧张,但在领导和同事充分的信任和帮助下,最终圆满完成了这项工作。
在工作中见世面,见真知。短短一年的时间中,景松石汲取养分,向阳成长,还成为了 " 琢璞 " 计划的一员。" 现在想起当初选择无锡公开选调的心路历程以及工作一年来的感悟,我更加确定最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对公开选调人才来说,景松石认为无锡是一座适宜拼搏的造梦城市," 未来,我仍会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不忘建设家乡的初心,争取为‘烙下太湖印记’做出一份贡献 "。
来源:无锡日报政务融媒、无锡新闻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