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大化县政府大力推动易地搬迁政策,近 6500 户约 30000 人实现顺利搬迁,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6136 户 27761 人,占到了全县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易地搬迁成效卓著。这些搬迁群众分布在 17 个安置点,其中县城区 2 个,乡镇 14 个,县外安置点 1 个。
为帮助安置区群众因地理位置、身份及生产生活的转换、心理及社区适应不良、文化及习俗差异等原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问题,为实现搬迁群众 " 搬得出、稳得住 "。今年在宝安驻大化协作工作组、宝安区民政局、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共同指导下,宝安驻大化社工服务站(简称社工站)借鉴深圳宝安区新安街道社区 " 邻里节 " 模式,促进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融合发展的做法,选派 4 名宝安文化 " 辅导员 "、文化 " 钟点工 ",以文化服务为切入点,在安置区精准实施文化春雨行动 " 邻里节 " 活动,促进易地安置区脱贫户融入新社区,拥抱新生活。
宝安驻大化协作工作组通过引入深圳新安街道社区 " 邻里节 " 模式,于 2020 年 1 月春节以 " 打开门、问声好;常串门、吃个饭;好邻里,照张相 " 为主题率先在古江安置区开展第一届 " 邻里节 " 千人宴活动,引起了巨大反响,大化县委县政府高度认可,将 " 邻里节 " 活动复制推广到其他安置点。" 邻里节 " 活动以邻里互动为目的,搭建互动平台,除了文艺晚会、千人宴之外,社工站还针对性地举办游园会、运动会、儿童关爱、慰问活动、宣传活动等多种邻里服务活动,覆盖到安置区内儿童、青少年、成年人以及老年人等各类人群,照顾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实现人人皆可参与的局面。2021 年," 邻里节 " 活动在大化县 16 个安置点顺利举办,实现全覆盖。2021 年 4 月,社工站在拿银安置区成立了由本地居民为主体的文化艺术团,共有舞蹈、手工、歌唱、绘画等 4 支队伍。为了加强对文化艺术团的专业指导,宝安驻大化工作组协调宝安区文体局安排 4 名歌唱、舞蹈、声乐、摄影专业的宝安区文化 " 辅导员 "、文化 " 钟点工 " 到大化驻点一个月开展文化交流工作,通过舞蹈培训、摄影培训、交流座谈、文艺表演等 7 场服务活动,帮助拿银社区文化艺术团得到发展。拿银文化艺术团在壮族三月三、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重要节日文艺活动中大放异彩,在文艺表演中传递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传达邻里互帮互助理念,有效满足了搬迁群众的文化需要。
经过 2 年多的实践,宝安社工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作用逐步凸显,社工站成为宝安大化协作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工作典型,2020 年 12 月更是被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入选为《全国社会组织扶贫案例 50 佳》。
深圳晚报记者 邱志东 通讯员 王道俊 韦沛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