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寒地冰雪经济发展,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北京冬奥会申办和筹备工作,多次号召 "3 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 "。在 2018 年 9 月 28 日召开的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他强调,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推进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
◆ 吉林,率先以系统思维、全产业链模式发展冰雪产业," 冰雪 " 已成为吉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活跃全省经济的重要一极
◆ 2018~2019 年雪季,吉林接待游客 8431.84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1698.08 亿元,分别比起步之年(2015~2016 年)雪季增长了 62% 和 86%
◆ 将冰雪产业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优先安排用地需求。推动设立省级冰雪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商业银行设立冰雪经济事业部或 " 冰雪支行 ",加大冰雪产业信贷支持力度
◆ 积极对接服务东北振兴、乡村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度融入共建 " 一带一路 ",打造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全面深化国际冰雪合作,推进冰雪丝路建设
◆ 以冰雪旅游为总牵引,以冰雪运动为重要推动力,以冰雪文化 " 培根 ",以冰雪装备 " 强体 ",力促冰天雪地相关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 以高质量冰雪产业项目为牵引推动生态价值转换,以多维措施完善冰雪产业生态保护制度体系,促进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同向良性发展
◆ 倒计时一个月!北京冬奥会脚步日益临近。以精准防控应对疫情,以热血奔赴 "热雪"。冰天雪地里的快乐,正在吉林上演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陈俊 姚湜
参与采写丨王昊飞 段续 张博宇 李典
" 再过一个多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就要开幕了。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题中之义。"2021 年 12 月 31 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再次提到 " 冰雪运动 "。
从少壮青年到黄发垂髫,人们期待冬奥、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与日俱增;从冰场到雪场,人们穿着冰刀、挥打着冰球、踩着雪板,寒地里的冰雪运动新业态无比火热,全民冰雪运动的氛围越来越浓。
在白山松水上、冰天雪地里,也正涌动着日益澎湃的热情。雪场上、村屯里,到处是一派欢脱热闹。身着彩色滑雪服的运动爱好者脚踏雪板,轻盈地自山顶飞驰而下,扬起飞舞的雪雾;老乡家热乎的炕头坐着全国各地来赏冰玩雪的游客,灶台鱼、粘豆包、糖葫芦在味蕾上留下香甜的北国记忆。
这里,是呵气成霜、泼水成冰,天池封冻、黑土休眠的吉林;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冰天雪地、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寒地冰雪经济发展,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北京冬奥会申办和筹备工作,多次号召 "3 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 "。在 2018 年 9 月 28 日召开的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他强调,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推进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 5 年间三次到吉林考察。他关于 "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 推进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 " 等重要指示,为吉林发展冰雪经济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吉林省,地处冰雪黄金纬度带、东北亚冰雪资源核心区。这里 " 粉雪 " 结实饱满," 静风 " 清爽宜人,冰雪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吉林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首倡建设 " 冰雪丝路 ",纳入国家 " 一带一路 " 总体布局;出台《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 — 2035 年)》,奠定冰雪产业发展新格局;首开跨省冰雪产业合作先河,稳步推进吉林新疆共建冰雪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同时,吉林紧紧抓住北京冬奥会契机,连续举办 5 届雪博会、连续 5 年推出 " 冬奥在北京 · 体验在吉林 " 系列主题活动,扎实推进 " 白雪换白银 ",推动 " 冷 " 资源变 " 热 " 产业。吉林,率先以系统思维、全产业链模式发展冰雪产业," 冰雪 " 已成为吉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活跃全省经济的重要一极。
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表示,吉林将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 "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 理念,聚焦建设冰雪经济强省,争当中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者,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冰雪产业发展新路。
一场冰天雪地淘金记,吉林正在探索。
行早看远 " 白雪换白银 "
" 白雪换白银换来了吗?"2015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问道。
用实际行动回答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关怀,吉林近年来积极探索将 " 冰天雪地 " 转化为 " 金山银山 " 的实现路径,详细制定任务书、路线图,决心打造中国寒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 示范区 "。
——规划 " 三核一链 " 现代冰雪产业体系。在重新审视自然资源、区位潜能、产业雏形等既有优势的基础上,吉林于 2016 年 9 月出台《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创新性地提出建设以 " 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 " 为核心,以冰雪装备制造、冰雪交通、冰雪教育、冰雪人才等为支撑的 "3+X" 冰雪全产业链。
2019 年 11 月,吉林印发《关于以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的实施意见》,包含完善冰雪运动设施、普及群众冰雪运动、丰富冰雪旅游业态、培育冰雪装备产业体系、提升冰雪科技研发能力等重点内容。
——制定目标层层升迁冰雪产业全链发展路线图。本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发展思路,吉林放眼未来,为冰雪产业发展制定阶段性目标。2021 年出台《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 — 2035 年)》,计划到 2025 年,全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总规模达到 2500 亿元,成为世界知名的国际冰雪旅游胜地、"3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 的重要承载区。到 2035 年,冰雪产业消费链供应链转型升级,向价值链的中高端靠拢,国际产业合作深化,成为寒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 示范区 "。
聚焦目标,吉林逐年分解任务清单:2018 年底提出《全面推进冰雪产业发展的 " 十大工程 " 任务清单》共 78 项;2019 年底提出《加快推进冰雪产业向冰雪经济跃升的倡议》共 10 条,并推进落实《吉林省向冰雪经济跃升任务清单》共 63 项。这些任务清单,让基层抓起冰雪项目来有据可依。
——构建统筹协调、资源全面倾斜工作机制。发展冰雪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行业领域及主管部门众多,吉林率先设立冰雪产业工作机制,2017 年成立由省长任组长、30 余个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冰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后调整为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每年召开 2 次领导小组全体(扩大)会议,将冰雪产业列入吉林新动能培育重要方向,总结和部署全省冰雪产业和避暑休闲产业发展。
在冰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下,吉林实施了冰雪产业发展的冰雪体育基础、冰雪旅游壮大、冰雪文化引领、冰雪商贸繁荣、智慧冰雪建设、冰雪装备制造突破、交通运输保障、冰雪教育培训、冰雪人才支撑、冰雪品牌营销等 " 十大工程 ";支持冰雪全产业链体系建设,降低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场所用水、用电、用气、用热价格。
金融、土地等各项政策也向冰雪产业倾斜。目前,吉林正在推动设立省级冰雪产业发展基金,同时鼓励商业银行设立冰雪经济事业部或 " 冰雪支行 ",加大冰雪产业信贷支持力度。在土地利用方面,吉林将冰雪产业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优先安排用地需求。吉林成为文化和旅游部《冰雪资源普查标准制定与实施》唯一指定试点省份。
" 在吉林开展冰雪场景建设,可谓国家有战略、大众有需求、地方有资源、政府有热情、总行有支撑。" 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行长吴奇志说,作为 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官方银行合作伙伴,中国银行积极支持吉林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将支持更多优质冰雪项目发展。
▲ 2021 年 12 月 26 日,游客在查干湖冰面上近距离观看冬捕盛况 颜麟蕴摄 / 本刊
三产融合发展大冰雪
够冷,但又不过冷。位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吉林有着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具备国际级雪场深度开发潜力。然而相比欧洲、北美,即使是我国东北地区,仍尚未形成冰雪运动生活化氛围,冰雪人口范围窄、基数小。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为吉林冰雪产业指明的发展方向,吉林省着力推动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等加快发展,并以冰雪旅游为总牵引,以冰雪运动为重要推动力,以冰雪文化 " 培根 ",以冰雪装备 " 强体 ",力促冰天雪地相关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 " 西冰东雪 "、优化供给,促动冰雪旅游产业迭代。坐拥松花江雾凇、查干湖冬捕以及长达 8 个月雪期的长白山,吉林拥有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建设 5 年来," 长吉都市冰雪运动与休闲度假 "" 大长白山冰雪生态度假 " 两个产业集聚区效应显现,加之松原查干湖、白城莫莫格等冬捕文化经济区,吉林 " 西冰东雪 " 的冰雪旅游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吉林已建成 46 个滑雪场,雪道总数 347 条,雪道总长度 298 公里,雪道总面积 1032 公顷,全国第一。万科松花湖、吉林北大湖、万达长白山等三个大型滑雪度假区,接待床位数量、缆车数量、雪道总面积和每年雪季滑雪人次,均位列全国前三。
" 没想到一座城市竟然有 12 家滑雪场!" 新西兰游客怀特感慨,他上一次来吉林市滑雪还是 2008 年,沿途交通颠簸,仅有的 1 家雪场设施简陋,就近餐食只有面条和简易火锅,住宿更是选择有限," 再次来到这座城市,感觉到处都有变化。" 怀特说。
2018~2019 年雪季,吉林接待游客 8431.84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1698.08 亿元,分别比起步之年(2015~2016 年)雪季增长了 62% 和 86%。天越冷雪越大,人越多店越满。白雪当真换来了白银!
——夯实基建、做强品牌,推动冰雪运动产业转向。2021 年盛夏,63 岁的奥地利人沃格尔 · 约翰查看通化万峰滑雪场上 4 条索道的施工进度。这个滑雪场,是在新中国第一座高山滑雪场 " 金子山滑雪场 " 的基础上规划建设的。
沃格尔来自奥地利多贝玛亚索道有限公司,这家成立于 1893 年的企业,目前已在全球 96 个国家和地区架设 1.5 万余条索道。" 再过几个月,这里有望成为中国最热闹的滑雪目的地之一。" 沃格尔说。
这家百年跨国冰雪装备企业看中的,正是吉林冰雪经济的发展前景。近几年,吉林持续挖掘各地冰雪潜力,打造 " 中国品质滑雪在吉林 "" 世界雾凇之都 "" 长白春雪 "" 最后的渔猎部落 "" 关东雪村(乡)" 等品牌。长春瓦萨滑雪节、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长白山粉雪节、查干湖冬捕节等一批冰雪节事活动,在国际上颇有影响。
同时,吉林积极地承办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越野滑雪等重大国际赛事,以及冰壶、自由式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等重要全国赛事。推动在滑雪场等景区办赛,用体育赛事拉动冰雪区域人气,让更多游客了解、喜爱冰雪运动,进而拉动冰雪经济。
——活化资源、加大投入,传承冰雪产业文化基因。冬日里,终年不冻的松花江上雾气蒸腾。极寒的清晨,雾气在江边树枝上凝华成霜形成 " 雾凇 ",洁白无瑕宛如冰雪之境。1991 年,吉林市首办雾凇冰雪节,如今 " 雾凇 " 已成为吉林省重要冰雪文化符号。
2021 年 12 月 25 日,第 27 届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在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开幕。奥运冠军李坚柔在现场擎起奥运火炬,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火种让现场观众兴奋不已。
吉林的冰雪文化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20 世纪 80 年代末长春市平泉小学的学生每天上学带两个饭盒,一个装饭、一个装冰。无数饭盒冰块堆成的冰面,就是最初的校园冰场。
在这样浓厚而质朴的冰雪运动氛围下,吉林培养了周洋、李坚柔、武大靖等一批奥运冠军。
2018 年开始,吉林将冰雪运动纳入特色学校体育课程,打造冰雪运动国家级特色学校 302 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15 所,每年浇冰场 400 块以上,近 800 万人次参与近 300 项系列冰雪活动。吉林省财政近 3 年共投入 3000 万元,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配备冰雪运动器材。
如今的吉林,滑雪不再是冬天专属,室内雪场、旱雪场等场地广泛投入使用;部分城市将中小学每年寒假第一周定为 " 雪假 ";冬奥冠军成为公益推广大使,到校园手把手指导孩子技术 ……
——聚力创新、填补空白,厚植冰雪装备产业优势。冰雪装备一直是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的弱项,吉林已经开始自己的探索。吉林金仑科技公司研发制造的国产首例滑雪模拟器,销往北京、哈尔滨等地,为客户提供 " 四季全天候 " 滑雪体验服务;吉林市雪龙体育运动科技公司推出的自主研发的短式冰雪滑撬,填补初级冰雪运动器材空白;辽源金刚冰雪运动产业园项目,引进意大利高端滑雪靴(鞋)生产设备及工艺技术,生产各类滑雪靴(鞋)。
2021 年 9 月 10 日,中国一汽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向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交付了一批雪车。这意味着国产雪车实现了 " 零 " 的突破,宣告我国雪车装备长期以来由国外品牌垄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吉林大学成立的 " 冰雪旅游场地装备和智能服务技术实验室 " 获批文化和旅游部第三批重点实验室,是全国冰雪旅游研究方向唯一的部级重点实验室。
" 吉林正在探索发展大冰雪产业,任重而道远,但白雪换白银的决心不变、信心十足。" 受访专家和干部群众表示。
▲ 2021 年 11 月 15 日,滑雪爱好者在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滑雪场乘坐缆车 许畅摄 / 本刊
冰雪产业全面开花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的 "3 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 " 宏伟目标,为吉林以更大视野发展冰雪产业,坚定了信心与决心。
2021 年 10 月,吉林发布《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 — 2035 年)》,确立中国寒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世界知名的国际冰雪旅游胜地、冰雪配套服务业创新发展区、中国寒地特色产业集聚区等一系列冰雪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省级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省份。
把握周边区域、国内和全球同类地区三个站位,吉林以加快形成 " 长春-吉林冰雪产业带 " 为引领,积极构建冰雪经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积极参与,努力壮大冰雪朋友圈。积极对接服务东北振兴、乡村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吉林正在谋划冰雪产业发展的一盘大棋:会同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编制《东北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服务及助力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吉林省政府与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市政府、天津市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构建 " 京张吉 " 冰雪圈;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正在规划中 ……
同时,吉林扩大开放合作格局,积极壮大冰雪朋友圈,2018 年底率先发起成立全国滑雪场联盟,召开全体成员大会,开设冰雪运动与营地教育发展峰会,搭建平台走抱团式发展新路。
——积极融入,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吉林全面深化国际冰雪合作,推进 " 冰雪丝路 " 建设,设立冰雪丝路国际(冬季)论坛,推动冰雪产业合作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
引自瑞典的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越野滑雪节,至今已连续举办 19 年,不仅累计免费培训 70 多万人次大学生学习越野滑雪,还带动相关赛事活动成为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2016 年,吉林提出做大做强冰雪的重大战略决策。五年来的实践表明,我们抓住了吉林发展的主要矛盾,冰雪产业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放眼全国,推进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系统解决东北振兴、实现南北经济互动的重要战略路径。"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说。
" 践行新发展理念就要创新思维,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将破解区位劣势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度融合。"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认为,从冰雪产业发展前景看,北方的资源与竞技人才储备应与南方的资本与市场化运作优势融合,共同提升我国冰雪产业综合素质,让冰雪产业 " 全面开花 "。
——积极有为,锚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2021 年对冰雪旅游是很特殊的一年,吉林雪场景区普遍入不敷出,酒店入住率、滑雪场日均收入都有下降。常态化防疫背景下,冰天雪地里还有没有金山银山?" 十四五 " 开局之年,这是吉林实现 " 白雪换白银 " 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变局中开新局。吉林决定,大部分雪场等景区坚持营业。这是吉林坚决贯彻两山理念不动摇、不松懈的恒心:发展路上难免遇到疫情等 " 拦路虎 ",遇到困难不能一关了之。
2020 年 12 月,景俊海来到长春冰雪新天地,察看公园建设和运营情况。他在现场说:" 当前,吉林发展冰雪经济正面临难得机遇,必须突出全域、全时段、全产业链,找准定位、立足特色、有序发展,用足用活用好冰雪资源,坚定不移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对冲疫情影响,吉林文旅、体育等部门采取了资金补贴、减税降费、发放冰雪消费券等 " 救市 " 措施,重点补助企业资金 5877 万元,退返资金 1.15 亿元。发布《吉林文旅 " 春风计划 "》,为相关企业争取信贷融资支持等举措,力争缓解冰雪企业的 " 近忧 "。2020~2021 年雪季,吉林市发放全民上冰雪套票 10 万张,北大湖、万科松花湖共接待游客 108.3 万人次,同比增长 29%。
坚定不移,坚持营业,吉林的雪场和景区也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没有出现景区传播和感染。中国银联商务大数据调查显示,2021 年春节假期,吉林全省共接待游客 820.36 万人次,同比增长 69.7%,实现旅游收入 74.59 亿元,同比增长 49.28%。
涵养绿水青山 捧得金山银山
查干湖、长白山 …… 这些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考察过或一直关怀的绿水青山,是吉林 " 白雪换白银 " 的底气。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
位于吉林松原的查干湖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这里是吉林河湖连通工程的核心,更以冬捕闻名全国。隆冬时节,冰面温度低至零下 20 ℃,渔民们热火朝天地从湖水中拉出一网网鲜鱼。上岸的鱼儿迅速冰冻,再经分拣、包装,销往全国各地。每年冬捕季这里要捕捞鲜鱼近 300 万斤。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来到查干湖,看到岸边的农家乐游客爆满。" 游客们早就预订了房间,在冰面上看完冬捕,再坐到火炕上吃鱼。" 查干湖老关东渔庄老板尚影说,100 多平方米的店面已不够用,现在年收入超过 20 万元,夏秋季节也忙了起来。
一季热、三季冷,是冰雪产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挖掘反季节资源,查干湖抓住渔猎、农耕等特色文化,筹办美食节等特色旅游节庆活动,为生态旅游注入更多文化元素。这几年,来查干湖的南方省份游客数量增长明显。景区用工量增多,带动了周边 3 个乡镇、30 多个自然屯的就业,村民人均年增收 1.6 万元。
肥美的鲜鱼,是查干湖的标签。湖水纯净鱼方鲜,科学捕捞鱼才肥。近三年,查干湖周边全力消除影响水体的经营活动。引来水库水,修建农田退水自然沉降区,启动建设湿地恢复工程,在库区里种荷花、芦苇。与嫩江、松花江通联,湖水变成 " 活水 ",三年就可整体置换一次。
渔民们世代使用的捕鱼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以前,有啥就捞啥,渔网织得密,大鱼小鱼‘一锅端’。"59 岁的鱼把头张文说。如今,细眼渔网都改成了宽眼大网,抓大放小," 育 "" 捕 " 结合,遵循生态规律。
坚持发展、涵养并举,绿水青山才能孕育金山银山。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说,吉林生态特色鲜明,拥有 " 绿水青山、冰天雪地 " 两座 " 金山银山 "," 长白山、查干湖 " 两块 " 金字招牌 " 和 " 东有虎豹、西有白鹤 " 两个 " 生态地标 ",积淀了绿色发展的厚重底色。
在生态优化基础上,吉林推动冰雪资源的生态价值转换,始终强化冰雪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屏障,以生态安全格局为遵循优化冰雪产业项目布局。同时,以高质量冰雪产业项目为牵引推动生态价值转换,以多维措施完善冰雪产业生态保护制度体系,促进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同向良性发展。
在吉林省吉林市,全省唯一的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正在建设。吉林市市长王路介绍,核心试验区内不仅有北大湖、松花湖等规模型滑雪场及配套服务设施等冰天雪地的利用区,更设立了绿水青山的保护区,主体为松花湖国家风景自然公园,重点开展管护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工作。试验区内还在推进高端休闲康养等 " 冰雪 +" 全产业链项目建设,满足绿色发展带来的高品质和多样化消费升级需求。
增加工作人员核酸检测频次,动态开展游客核酸检测,加强扫码、测温、戴口罩、生活垃圾处理、快递包裹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 ……2021 年 11 月末,吉林省内松花湖、长白山、北大湖等滑雪场陆续 " 开板 "。彩色滑雪服、镭射滑雪镜和各色卡通护具再一次热闹了山坡。等候区人山人海," 开板 " 就迎开门红,一些滑雪场 " 开板 " 客流同比劲增三成以上。
倒计时一个月!北京冬奥会脚步日益临近。以精准防控应对疫情,以热血奔赴 " 热雪 "。冰天雪地里的快乐,正在吉林上演。 (刊于《瞭望》2022 年第 1 期)
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安周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来源丨新华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