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1-05
港澳委员看甘肃丨佘学彬(澳门):身居澳门看兰州,黄河之滨真的很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兰州,甘肃省省会,居国之中心,具有 " 桥梁 "" 纽带 "" 辐射 "" 中心 " 的区位优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兰州,开放包容,朴实厚道,待客真诚,文化自信的优秀品格像黄河一样源远流长。

今天,我身居澳门看兰州,发现兰州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地方,最直观的是开放基因强大和文化底气十足。

故事兰州

一百多年前,兰州只有 " 千古黄河一道桥 " ——兰州浮桥,为什么能引进外国技术在黄河上建起一座铁桥,成为 " 天下黄河第一桥 "?黄河全长 5464 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等 9 个省(区),为何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能荣获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离不开一碗面,为什么最好吃的中华第一面在兰州,为何兰州牛肉面成为了中式快餐走向世界的代表?兰州为何能被美国知名独立经济智库米尔肯研究院评选为 2020 年中国最佳表现城市第一?由国际旅游联合会推出的 2021" 艾里缇斯 " 颁奖盛典上,兰州为什么能捧得 " 最美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 奖项?

今天,这些话题被称作兰州现象、兰州模式、兰州故事,即 " 文化 " 现象," 蓝天 " 模式," 黄河 " 故事,他们共同响亮回答了兰州如何实现从一个经济落后、环境恶劣城市到一个生态黄河、绿色兰州、特色文化城市的华丽转身。

开放是兰州的天然基因。作为移民城市,从最初有历史记载的几万人发展到现在拥有 400 多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正是移民的艰苦奋斗和辛勤劳动,创造了兰州这座城市发达的商业文明和独特的人文风貌,形成了移民城市特有的文明形态。

可以预料,随着西北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兰州城市群的发展,组团之间通道的连通,无疑将进一步拉近兰州与西宁、兰州与西安、兰州与银川西北内陆城市群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届时,兰州将以更具活力、更加自信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文化兰州

文化是兰州的独特底蕴。一个城市的特色,是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是经过千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积淀形成的,加之兰州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共同构成了兰州的地域特色。

在甘肃省博物馆珍藏有清代的一件绘画作品——《金城揽胜图》,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好,也最能完整地反映出明清时期兰州城貌形象的实证资料。它让我们领略了兰州 " 泉石多清趣,园林尽古姿 " 的古风胜景,也使我们感受到了近代文明的脉搏。

在战争年代,日本侵略者为了切断抗日后方补给线和断绝苏联对抗日战争的支持,曾多次对兰州展开空袭,造成无辜平民重大伤亡。尽管条件如此恶劣,在八路军兰州办事处内,营救被俘流落的红军西路军将士、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同苏联外交代表处和军事代表处的联系、接待中国共产党往返苏联人员、转运抗战物资、输送进步青年到延安等工作都一直在进行当中。这个 1937 年开始设在兰州的机构被誉为 " 革命的接待站,战斗的指挥所 "。

亲和兰州

情怀是兰州的自然魅力。

兰州城的温暖与精彩之处,有着永不磨灭的记忆。白塔山、中山桥、黄河母亲、文溯阁 …… 等等,锦绣般的园林景点布设在黄河两岸,相映生辉。兰州城市的最大成功就是将这些原有的文化 " 元素 " 塑造提升,并恰当应用到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中,使之成为兰州这座城不可缺少的要素,充满了温情和诗意的祥和。

如今,兰州特色美食已经走出去,走向世界。兰州牛肉面已落户美国、日本、意大利、非洲等多个国家,食材地道、味鲜佳美,受到全球华人和世界各族人民的青睐。

风光是兰州的自然名片。兰州地处黄河上游,黄河穿城而过,其线型、其流量、其景观、其作用都远远大于国内其他河流对于城市的意义,黄河之滨也很美。在构成城市特色面貌的要素中,兰州黄河曲流水体是最具吸引力和最具魅力的。从有关研究中可以看出,兰州市区的黄河水面宽度大致在 300 米左右,这一范围内最适合人眼处理大量信息。

在黄河沿岸众多景观中最为优美的当属黄河母亲雕塑,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黄河母亲。近年来,兰州下大力气保护和改善黄河生态环境,努力实现黄河安澜和高质量发展。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精心打造 " 动与静 " 的山水画卷的同时,也在尽情享受着山水之乐。

包容兰州

兰州,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黄河水、黄土地孕育出了朴实厚道的各族人民,兰州人憨厚的包容性,最有吸引力;兰州城充满情义的人文关怀,最具亲和力。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喜欢兰州,始于黄河,敬于人文,合于性格,久于包容,终于善良。

这就是兰州,如今,站在 " 两个一百年 " 奋斗目标交汇点上,恰逢兰州成为 " 中国表现最佳的城市 " 和 " 最美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 时," 龙源 " 之城势必将带着 2000 多年的兰州记忆,腾空而起,再次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作者为甘肃省政协住澳门委员 , 文中采用了有关官方和个人的资料,在此鸣谢)

责任编辑丨安周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来源丨甘肃政协发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