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兰州市市场监管部门秉持 " 小饭桌,大安全 " 这一监管理念,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强化监管措施,通过建立 " 小饭桌 " 数据库,开展 " 台账式 " 管理模式,实施智慧监管等方式,全力守护孩子们的餐桌安全,帮家长们解决后顾之忧。
兰州市有校外托护点 2291 家
目前,兰州市有校外托护点 2291 家(实际经营 2258 户),为 5.89 万中小学生提供就餐休息和托管服务。受条件限制,近半数位于居民住宅楼内,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不能换发和办理许可证照。" 前些年,我们也关停了一些无证小饭桌,但是前脚刚关停,后脚学生家长就来反映孩子没地方吃饭,不能关。" 一位基层市场监管人员说。一方面是 " 小饭桌 " 的 " 身份尴尬 ",监管难。另一方面是孩子的吃饭问题,家长的急难愁盼。简单 " 一刀切 " 取缔了之,肯定不行。
实行台账管理 引入智慧监管
" 小饭桌,大安全 ",面对这一事关千家万户幸福生活的大事,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高度重视,主动作为,提出了 " 既不能一关了之,也不能留下监管盲区,要全力守护好全市广大中小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 的工作思路。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又将此项工作列入市局党组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项目清单重点推进。
在国家、省级层面未出台综合监管办法的情况下,探索出 " 台账式 " 管理模式,印发《兰州市校外托护点集体用餐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指引》。明确校外托护点主办方的主体责任和辖区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按照网格化要求将各校外托护点纳入日常监管范围,指导建立对外承诺、信息公示、电子追溯、明厨亮灶等工作,有效消除监管盲区。同时,指导督促校外托护点经营者通过 " 陇上食安 " 一体化智慧平台公众端向家长实时公示加工制作、场所环境、从业人员、原料采购等关键环节,使学生和家长 " 看得明白、吃得放心 "。
对于市场监管部门的新政策,七里河区一家小饭桌的负责人赵女士说。" 条件所限,之前一直办不了证,但是我开小饭桌,一方面是补贴家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照顾自己的孩子。食品安全我一直都做的很到位,市场监管部门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后,也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管好小饭桌 全力守护食品安全
经治理,全市校外托护点得到明显规范提升。截至目前,全市校外托护点 2291 家全部纳入监管,其中,督促取证 1185 家、占 51.75%,实施台账管理 1106 家、占 48.25%。部分校外托护点已实现 " 互联网 + 食品安全 " 智慧监管,做到加工过程可视,食品原料来源可溯,做到实时监控。"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构建起校外托护点市场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 " 三位一体 " 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模式,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基本建立了 " 属地管理、部门履职、综合治理、社会参与 " 的监管机制,指导做好对外承诺、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信息公示等工作,及时发现处置存在问题,提高了公众满意度和社会公信力,社会反映整治效果良好,年内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件,确保了学生用餐安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郑丽君
编辑丨安若璇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