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泰安 2022-01-05
“让山东梆子艺术后继有人” 市山东梆子演员杨圣军再登央视舞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 能够登上央视舞台进行表演,这对山东梆子剧目和我们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来说意义重大。" 今年 60 岁的杨圣军说。2022 年 1 月 1 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2022 年新年戏曲晚会》,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演员杨圣军在开场剧目《黄河入海流》中亮相,向全国观众展示山东梆子的艺术魅力,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杨圣军继 2016 年后第二次登上央视舞台。

△杨圣军亮相《2022 年新年戏曲晚会》

两次登上央视舞台,展示山东梆子独特魅力

在开场节目《黄河入海流》中,山东梆子名家杨圣军、宋秀红与豫剧名家贾文龙、李金枝,秦腔名家李小锋、齐爱云等一同登台亮相,以黄河流域的部分代表性剧种声腔演绎,讲好 "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 的故事。

虽然节目时长仅五分钟,但舞台上的表演却是杨圣军反复琢磨练习后呈现的最佳效果。" 戏曲晚会能够挖掘稀有剧种和各地地方特色剧种,对这些剧种来说是保护与传承。《黄河入海流》这个节目,创作人员在创作上经过多次沟通,进行核对录音,最晚一次我录到晚上 11 点多,当时还有我们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的两名乐队成员陪我一起。" 杨圣军告诉记者,山东梆子有着独特的唱腔风格,因此在表演时如何将地方戏曲的板式节奏与节目舞蹈演员的节奏相结合,成为整个排练过程中最困难的部分。

" 纯正、规范、精致、优美 " 是杨圣军表演艺术的突出特征,而这也是他呈现在《2022 年新年戏曲晚会》表演当中的。唱腔高亢激昂、韵味醇厚、声情并茂、层次分明;表演做派豪放中见稳重,洒脱中见深沉,善于把握人物的内心活动和闪光点;张弛分明,情感落点准确而动人 …… 正是杨圣军对作品不断进行雕琢,才得以让演出以完美的状态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杨圣军在大型历史剧山东梆子《官箴碑》中饰演魏镇鲁

2016 年 12 月,杨圣军代表山东梆子这一优秀剧种参加了《2017 年新年戏曲晚会》,时隔 5 年,杨圣军再次登上央视舞台,除了表演者有较高知名度外,演出对表演者的体力脑力也有较高要求,这一次的演出让杨圣军也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当我代表山东梆子剧种再次登上央视舞台,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一份属于山东梆子、属于我们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的荣誉,研究院同事们的鼓舞与支持也为我增添了动力。" 杨圣军如是说。

从业戏曲 46 年,是山东梆子领域的 " 红脸演员 "

1976 年,杨圣军考入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1977 年被选拔进入泰安地区戏训班学习,接受系统的戏曲理论和表演的培训。" 我从小就喜欢戏曲,那时候听到戏曲声响起,就接着把唱词记下来,然后跟着哼唱,一两分钟就能学会。" 杨圣军回忆,在校期间,他先后得到过刘景泰、刘广荣、刘君秋等山东梆子老艺术家的精心栽培。1981 年,杨圣军毕业回团,经过五年的勤学苦练,他更准确地掌握了演员 " 唱、做、念、打 " 的基本功,这也为他的戏曲表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圣军在大型现代戏山东梆子《泰山挑山工》中饰演郑景武

长期的舞台艺术实践让杨圣军掌握了大量的山东梆子传统技艺,并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艺术风格,杨圣军不仅得到同行和专家的肯定和赞扬,也赢得广大观众的认可和欢迎。" 能够通过我的付出,为山东梆子还有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换来荣誉,我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杨圣军说。

为进一步提高艺术水平,2006 年,杨圣军拜著名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许相云为师,在山东梆子艺术的流派传承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如今,杨圣军所主演的传统剧目《辕门斩子》《皇宫疑案》《奇英传》等剧目,都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经典剧目,其中许多主要唱段更是成为山东梆子的流行唱段,为广大戏迷票友所模仿、传唱。

△杨圣军(左)在山东梆子《两狼山上》饰演杨业

手把手教授徒弟,充分继承发扬山东梆子

在杨圣军看来,一个剧种的延续需要注入人才的活力,为了让山东梆子艺术后继有人,近年来,杨圣军先后收了 5 名徒弟,对他们严加教导督促,帮助他们成长,从而带动山东梆子传统艺术的传承。杨圣军说,在教授徒弟的过程中,他会手把手进行指导,大到表演动作,小到一句唱腔唱词。" 戏曲表演不同于其他艺术,演员在舞台上和实践中进行实战才能有所收获。戏曲是艺术门类中最有难度的一种,在舞台上,演员如何将人物形象把握好十分重要,所以当我看到徒弟们表现好时会进行鼓励,不足之处也要及时指出并进行指导,如何在舞台上把握人物、合理准确表现人物内在,这是需要演员下功夫的地方。"

表演艺术规矩严谨,讲究法度,杨圣军充分继承发扬了山东梆子传统艺术的优势,又对传统艺术形式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成功的革新。如今,杨圣军正把自己通过实践所掌握的技艺和艺术体悟传承下去,他的几名徒弟也成为剧团的优秀后备人才,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希望山东梆子继续传承发扬下去,为繁荣发展戏曲艺术作出贡献。" 杨圣军表示。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芮 通讯员供图 编辑 陈奕如 审核 聂艳艳】

相关标签

黄河 央视 艺术 准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