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3 月,深圳市减灾办牵头印发《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实施方案(2021-2023 年)》,全面推动综合减灾社区创建,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城市灾害防御能力。日前,记者从深圳市应急管理局获悉,2021 年全市有 347 个社区通过验收,完成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市民可以通过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官方网站查询具体名单。
全市 347 个社区通过验收完成创建
按照国家减灾委的统一工作部署,深圳自 2007 年以来就启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是全国最早开展减灾社区建设的城市之一。截至目前,全市 662 个社区中,已有 165 个社区获得 "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 称号。
2021 年,全市 11 个区(含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共申报深圳综合减灾社区 347 个,经市减灾委办公室通过材料评审、现场抽查、综合评定等工作,最终 100% 通过验收。这意味着,2021 年度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全面完成。
福田、盐田率先完成创建目标
此次验收对照《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标准》,验收各社区在组织管理、队伍建设、风险评估、隐患治理、预案编制与演练、应急保障、宣传教育、亮点建设等八类 45 项主要任务的创建情况。
据深圳市应急管理局统计,各区 2021 年度创建目标完成情况从高到低依次为:福田区、盐田区、光明区、坪山区、罗湖区、宝安区、龙华区、南山区、大鹏新区、龙岗区。其中,福田区、盐田区率先完成全区 100% 创建、100% 申报、100% 通过。
各区创建工作各有亮点有成效
各区在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工作中各有亮点、各有成效。其中,福田区充分利用深目 · 视综平台与高空鹰眼系统等各类监测预警系统,完善社区综合减灾工作体系,并及时总结沉淀好的经验做法,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交流。罗湖区充分利用智能大喇叭等高新技术,完善社区应急值守体系、事故预警系统。大鹏新区以智慧社区建设为着力点,通过安装台风信号杆、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和物资仓库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提升社区综合减灾能力。
下一步,全市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工作将及时总结创建工作经验,从加强区级组织管理、完善基层制度建设、强化专项隐患排查、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完善基础设备物资等方面加强工作,加快推进创建工作,使社区应对突发事件时,响应更快,韧性更强。
深圳晚报记者 李瑶娜 林咪玲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