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万众瞩目的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等场内市场相比,分散于全国各省市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所受到的关注低了许多。不过,就是这 30 余家区域性 " 小 " 市场,却承载着越来越多的 " 大 " 担当。
说其 " 小 ",是在融资规模、交易量等方面,与沪深市场等相比,区域性股权市场还只是个小市场;服务的对象,也是数万家小微企业,甚至可以说是 " 草根 " 企业。但区域性股权市场也有着 " 大 " 的一面:服务着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挂牌公司超过 3.6 万家,展示企业多达 13 万余家;在对接县域经济、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支持 " 专精特新 " 企业以及培育企业规范发展等方面,更是发挥着 " 大 " 作用。
" 服务中小微企业是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使命和职责。" 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董事长龚波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创新发展,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夯实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 " 金字塔 " 的 " 塔基 "。区域性股权市场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是服务中小微企业成长、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规范中发展壮大
12 月 23 日,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以下简称 " 武交中心 ")为来自荆门市掇刀区、荆门市京山市和武汉市武昌区等地的 8 家企业举行了集体挂牌仪式。至此,湖北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总数突破 6000 家。
成立于 2011 年 11 月的武交中心,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稳健增长,从 2012 年底只有 21 家挂牌企业,到 2019 年 1 月挂牌企业数量突破 5000 家。最近两年,武交中心克服疫情和汛情双重冲击,仅两年的时间就又新增了 1000 家优质挂牌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在 2021 年,武交中心实现了多个可喜的新突破:帮助企业获得股权质押融资突破千亿元大关;挂牌企业实现了全省县级行政区域全覆盖;挂牌企业数量突破 6000 家。
武交中心走过的历程,是全国 30 余家区域性股权市场过去 10 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2008 年,我国第一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天津股权交易所诞生。此后,一系列顶层设计政策陆续出台。特别是 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正式将区域性股权市场纳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证监会也相继发布了《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指导意见》等,进一步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区域性股权市场在规范中稳步发展。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内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共设立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 35 家,服务范围覆盖 32 个省区市,基本形成了 " 一省一市场 " 的局面。
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的企业数量也持续增长。截至 2021 年 10 月底,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共有挂牌公司 3.61 万家,展示企业 13.32 万家,托管公司 5.44 万家。
从功能上看,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 " 塔基 ",区域性股权市场集聚地方金融要素,旨在打造以股权融资为核心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股权托管登记、展示挂牌、改制辅导、融资转让、财务顾问、培育孵化等一揽子服务。
对此,龚波表示,区域性股权市场经过 10 多年的规范创新发展,监管制度日益完善,基本形成了法规制度和监管框架的顶层设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合规经营与风险防控体系,市场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持续加强。
" 小 " 市场的 " 大 " 担当
" 乡村振兴 " 专板、" 科技创新 " 专板、" 专精特新 " 专板、" 军民融合 " 专板、" 一带一路 " 专板 …… 在全国各地区域性股权市场中,一系列特色创新板块层出不穷。而每个板块所折射的,恰是这个 " 小 " 市场的 " 大 " 担当。
"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 11 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概括起来说,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 50% 以上的税收,60% 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 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 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 以上的企业数量。" 龚波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区域性股权市场正是服务最广大的非公经济市场主体、集中培育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主阵地。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具有贴近县域、贴近地方等特点,区域性股权市场在服务县域经济、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和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创新实践探索显示,区域性股权市场在普惠金融服务、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成效显著。
比如在服务县域经济方面,武交中心将资本市场服务触角向下延伸到最基层的县域中小微企业,着力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 " 最后一公里 "。目前,武交中心县域挂牌企业 5562 家,占挂牌企业总数的九成以上;县域企业共完成股权融资 1354.67 亿元,占融资总额的超八成。
在服务 " 专精特新 " 企业发展方面,区域性股权市场也正展现出强劲的动力。从政策层面看,多个顶层文件带来重要机遇。前不久,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为 " 专精特新 " 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在畅通市场化融资渠道方面,提出多项举措,包括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广设立 " 专精特新 " 专板。
从实践看,众多区域性股权市场已经或正陆续推出相应板块,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比如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在数年前就设立了 " 专精特新 " 专板;近期,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等也相继设立相应板块。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区域性股权市场 " 专精特新 " 企业累计挂牌近 2000 家,培育 " 专精特新 " 后备企业 1700 余家,企业融资超 113 亿元。
当然,尽管区域性股权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良好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一些政策支持等也正逐渐打开市场未来发展空间。不过,区域性股权市场依然面临着不少 " 成长的烦恼 ",各市场也都在争取或探索制度、业务、产品等方面的创新。
" 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畅通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离不开区域性股权市场。" 华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牛播坤建议,应当尊重区域性股权市场基于当地经济产业实际和中小微企业投融资需求的 " 草根 " 类创新,选择具备条件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同时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参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