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站国际商务区已是深圳的 " 国际会客厅 "。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随着新年钟声敲响,龙华区即将迎来五周岁的生日。2017 年 1 月 7 日,深圳龙华正式挂牌设立行政区。五年高歌逐梦,五载春华秋实,五年的时间里,龙华朝着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阔步前行,绽放出愈加夺目的光华。
为全面塑造国际化形象 IP 体系、更好地展示龙华公共形象、提升龙华影响力,在即将迎来五周年生日之际,龙华区发布了全新 LOGO(左图)。LOGO 整体风格简洁、生动,其中蓝色代表数字龙华、平安龙华;绿色代表生态龙华、文明龙华;紫色代表时尚龙华、幸福龙华;橙色代表智慧龙华、奋斗龙华,该 LOGO 以 " 数字龙华,都市核心 " 为创意出发点,结合 " 奋斗文化 " 的内涵理念,集中体现了龙华的精神风貌和未来发展蓝图。
正如 LOGO 所描绘的图景,数字龙华、文明龙华、幸福龙华、奋斗龙华是过去五年每一个龙华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更是每一个龙华人对 " 全面打造‘数字龙华、都市核心’ " 的美好期盼。
数字龙华
数字经济成龙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数字时代风起云涌,数字化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时代趋势,是迫在眉睫的现实刚需。在提出 " 数字龙华 " 这一发展目标后," 数字 " 已经成为龙华一张闪亮的名片。
2020 年,龙华区领跑全市提出加速发展 " 数字龙华 "。2021 年,深圳 " 十四五 " 规划明确定位龙华为 " 都市核心区 ",为龙华数字化时代高质量发展引航定向。
去年 11 月,龙华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十大举措,全面建设 " 数字龙华 ",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打造包含九龙山人工智能区块在内的 12 个数字经济产业区块,覆盖各类规上企业 1700 余家,产值营收超 5200 亿元,占比达全区 80%。未来通过做强 12 个区块,实现价值翻番,再造一个 " 新龙华 "。
2021 年上半年,龙华区数字经济实现产值 1854 亿元,同比增长 45%,对产业发展贡献值达 50%,远超规上企业总体增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引擎。而在 2021 年 8 月,龙华区发布数字经济政策大礼包,"1+N+S" 数字经济政策体系正式出台,标志着龙华数字经济建设的最优政策生态体系已构建完成,将成为未来数字龙华的重要支撑。
2021 年 12 月 31 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龙华区第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在过去的 2021 年,数字经济已成为龙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超 2700 亿元,增速跃至全市前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产出 4500 亿元,增速远高于 " 四上 " 企业总体增速。
幸福龙华
党建引领让龙华人安心、安身、安业
当下,信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数字科技,为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化工具。在龙华,党建引领下的数字化治理正成为 " 常态 ",龙华区将党建的传统优势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起来,推动组织优势、科学技术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强化 " 党建引领 " 作用,旨在打造安心、安业、安身的幸福之城。
如在民生服务方面,龙华区通过设计开发 "i 社区 码上办 " 智慧服务平台,设置 " 码上学、码上办、码上享、码上知 " 功能,重点推动居民诉求一键 " 找书记 "、" 民生七有 " 服务一键 " 找资源 "、社区政务服务事项一键 " 办业务 ",上线一年注册人数就超过 40 万," 找书记 " 解决群众诉求 4000 多条。
凭借在数字治理领域的先行示范与创新举措,龙华区探索的 " 党建 + 科技 + 治理 " 龙华模式在全区推行以来,受到国家、省、市肯定,被省政府选为 "2020 年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典型案例 " 在全省推广,2021 年 7 月,被国家发改委列为 " 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 " 在全国推广。
除基层治理外,近年来,龙华在教育投入、学位增量增幅等方面也稳居全市前列,公办义务学校数量翻了一番,公办幼儿园增长 42 倍,实现学前教育 "5080" 发展目标。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落地。国家级医学团队数量增长近 7 倍,区妇幼保健院投入使用,新建社康中心 86 家。开工筹集公共住房 4 万余套,安居工程考核蝉联全市第一。
文明龙华
多措并举打造文明城市创建典范
" 大美龙华,文明典范!"2021 年 11 月 11 日,一场声势浩大的全面建设 " 数字龙华、都市核心 " 专班誓师大会在龙华举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专班作为九个专班之一,以高亢昂扬的奋斗姿态郑重作出承诺,发出文明宣言。
据悉,为切实提升城区文明水平,龙华区深入实施 " 三大攻坚工程 "、创新树立 " 五大品牌 ",包括实施观念引领人文素养提升工程、实施龙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数字赋能工程、实施文明城市创建冲刺攻坚工程和创新树立 " 奋斗龙华 "" 龙华家园 " 系列精神观念、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教育阵地、市民素养大讲堂系列课程、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 我是文明代言人 " 活动五大品牌,以观念先行、全区一盘棋统领全局,系统统筹、打造龙华特色的创文方式。
" 无奋斗,不龙华 ",在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下,龙华区为深圳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和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模范人物方面,张莹莹获评全市唯一的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在场馆建设方面,市美术馆新馆等 7 大场馆开工,九龙山体育公园、简上体育综合体建成,龙华图书馆投入运营;在文化氛围营造方面,新建 34 个城市书房,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入选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百作贺百年 " 版画作品展获评全国精品展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非遗项目总量跃居全市前列,龙华区入选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此外,过去一年,龙华区还成功举办了 " 无奋斗、不龙华 " 誓师大会,开展奋斗破难 " 双百行动 ",建成六大奋斗者广场、"1+6+N" 奋斗文化阵地体系和奋斗龙华标识系统," 五大奋斗精神 " 深入人心。
奋斗龙华
为奋斗文化构建沉浸式物理空间体系
" 无奋斗 不龙华 ",这句遍布龙华的标语,无不彰显着这是一座奋斗之城。一街道一特色的 " 奋斗者广场 ",则成为了每一个龙华人的奋斗阵地。
2021 年初,龙华区委发出 2021 年 1 号任务令,打造 " 一街道一奋斗者广场 "。各街道将奋斗者广场建设与人文社区创建、党群服务阵地建设升级改造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形成各具街道特色的奋斗物理文化空间,推动建设成为党群服务综合体、城市人文新地标。
2021 年 7 月 25 日,龙华区六个街道的奋斗者广场同步启用。其中,观湖街道奋斗者广场以 " 党建 + 脱贫攻坚 " 为主题,打造了全省首个消费帮扶特色街区;民治街道以 " 奋斗 + 精神谱系 " 为主题,打造了融合 " 党史长廊 "" 风采民治 " 等人文景观及党群服务 V 站为一体的奋斗者长青廊;龙华街道以 " 奋斗 + 青工成长 " 为主题,打造了在建的龙华区抗疫纪念馆、龙华区青工奋斗记忆馆等;大浪街道以 " 奋斗 + 时尚先锋 " 为主题,打造了集宣传、教育、服务为一体的奋斗者广场体系;福城街道以 " 奋斗 + 人文关爱 " 为主题,打造了多元空间构成的特色党群服务综合体;观澜街道以 " 奋斗 + 工匠精神 " 为主题,打造了融合观澜艺术特色与奋斗文化特色奋斗者广场。" 一街道一特色 " 奋斗者广场,从不同维度对奋斗文化做出了独具特色的 " 龙华表达 ",更前所未有地为奋斗文化构建起了可沉浸式体验的物理空间体系。
(张璇 高健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